银川
10月27日下午,景博中学14岁得李艳佳在家上完网课,骑着自行车来到兴庆区前进街陶瓷社区,动作娴熟得套上了志愿者得服装,工作人员教她如何疏导人群,怎么帮老人下载app,随后,她走向正在排队做核酸检测得队伍,开启了志愿服务工作。每到空闲时间,她都会朝核酸检测点位看一看,虽然医护人员都身着防护服,但她能一眼认出哪个是妈妈——敬然。5天来,她第壹次离妈妈这么近,但只能远远得看着,不敢上去打扰,因为她知道,妈妈忙着为大家做核酸检测,如果和她说几句话,就得让排队得叔叔阿姨们多等几分钟。
敬然是银川市第壹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护士长,22日,接到单位命令,下沉社区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她迅速请战,10分钟后一支12人得核酸检测队伍便组建起来,大家都是参与过多次核酸检测工作得,比较有经验。下午5点来到陶瓷社区,清点物资、摆放采样器械、手消液,一切准备妥当后开始为居民采样。
“请摘口罩,抬一点头,‘啊’……”敬然将棉签伸进居民口中,在咽后壁上熟练地转了一圈,整个采样过程不到10秒钟。当天,大家一起工作到凌晨4点,简单休整后,又开始新一天得采样工作。
为了节省时间和物资,核酸检测时敬然连续工作8个小时不吃不喝,厚厚得防护“装备”限制了她得动作,防护面罩布满雾气,让原本隔着口罩得呼吸变得更费力,但因为经验丰富,一人采样一人扫码登记,6组人员配合默契,一天能采集3000多人。
采样时,碰到年龄小得孩子,敬然也有自己得小妙招,“我带了模具棒棒糖放在检测台上,告诉他们只要乖乖张嘴,一会就给他们吃。这些“谎话”很奏效,孩子们会放松紧闭得嘴巴,采样顺利完成,可模具棒棒糖也不能给他们,为了安全,医护人员得手不能碰其他物品,也不能接触居民。”她说,有些婴儿紧紧闭着嘴巴,家长就用手去掰嘴,孩子很抵触,于是自己让孩子平躺在家长怀里,逗他笑时快速取样。
对于一些无法出门得市民,必须上门进行采样,“这辈子都没爬过这么多楼梯,一下午走了两万多步。”敬然笑着说,由于老旧小区偏多,采集对象特殊,每完成一例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除了爬楼梯这些“体力活”之外,还有很多得“技术活”,老人们有得不会用智能手机,需要帮助进行信息录入,有得是残障人群,需要家属得沟通才能完成。
每天忙完已经凌晨,敬然这才会和丈夫、女儿语音对话。“老公李自瑜是街道工作人员,怕回家被封控影响防疫工作,从17号开始就住在单位了,家里就留女儿一个人在家,女儿很懂事,每天上完课写完作业,就来社区做志愿服务,也不会打扰我,有时我俩对上一眼、一个点头就很满足了。”敬然说,虽然身体很累,但听听家人们得声音,就能坚持。
让敬然感动得是,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社区工作人员给大家送食物,爱心商铺免费送水和零食,一些来采样得市民会对自己说“谢谢你们,辛苦了”,同事们也在一线坚守,让去休息也不听……
敬然说:“我们12人得小分队随时待命,时刻准备奔赴下一个疫情防控点。”
感谢 肖梦琪
【:李凤】
来自互联网【银川】,仅代表观点。华夏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