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智能化造就新时代,自动化生产成刚需
智能转型时代,机器人前景可期。智能化时代到来,工业机器人和服务 机器人逐渐普及。疫情后制造业走出低迷,中国工业机器人月产量创新 高。全球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中国作为劳动密集型制造大国也已出现 老龄化现象,出现刘易斯拐点,自动化生产或成制造业刚需配备。中国 “十四五”规划将加速智能制造产业链进程,工业机器人行业将受益。
制造业升级转型,工业机器人稳速增长。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企业多为 制造行业,如汽车、电子、食品、饮料等。中国2019年工业机器人装机 量为14.05万台,预计2022年有望突破20万台。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 排全球第15名,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密度较非汽车行业高, 但与美、日、德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预计汽车行业、非汽车行业工业机 器人密度将持续增高,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将**上升。
核心零部件高技术壁垒,伺服系统进口替代有望突破。工业机器人上游 核心零部件分别为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相比中、下游技术壁 垒较高。目前国内市场高端核心零部件仍然以进口为主,中国出口核心 零部件大多为中低端产品。国内企业市场份额占比约15%;减速器日系企业占比70% 以上,国内企业占比不足30%。
随着科技进步,机器人的技术逐渐成熟,机器人产品应用在各个行业的不同场景。根据应用环境,国际机器联盟(IFR)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其中工 业机器人主要包括切割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涂机器人、运输机器人、分拣机器 人等;服务机器人包括个人/家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特种机器人三类。
两类机器人相比较,服务机器人多见于日常生活,如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场 地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愈发常见。Digitimes 指出留守老人在发达中已成为重要问 题,而陪伴机器人的出现有助于降低老年人因孤独产生的精神和经济成本,也能提升老 人的生活质量和居家安全。
工业机器人普遍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 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工业机器人被 广泛应用于汽车、3C、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工业机器人由三大部分六个子 系统组成。三大部分是机械部分、传感部分和控制部分。六个子系统可分为机械结构系 统、驱动系统、感知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和控制系统。机器人学 院提出工业机器人成本通常仅为人工成本的四分之一,且在工作质量、效率方面有所提升。
德国Melior Motion集30多年为工业机器人开发和生产高精密齿轮箱的经验于一体。借助诸多独特优点,可放心在机器人应用中使用,也适用于医药行业、机床和其他 自动化行业。
MELIOR MOTION®系列的齿隙≤ 0.1弧分,可视为是无齿隙齿轮箱。这一系列有七种规格可供选择,每种规格既有组件式,也有全封闭形式,另外可选择实心轴或空心轴型号作为组件时,可以直接集成到传动系统或机器设计中。也可以选择加注标准矿物润滑油的全封闭式齿轮箱。减速电机可根据要求供应。空心轴的孔径126 mm,支持用于穿缆线或类似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