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商讯 » 商机资讯 » 正文

为什么在此时推出抗原检测?你了解多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11 08:56:30    浏览次数:245
导读

3月11日下午,发布重磅文件——《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正式确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方案明确提出,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得,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新冠抗原检测适用人群有哪些?根据《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

3月11日下午,发布重磅文件——《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正式确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方案明确提出,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得,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

新冠抗原检测适用人群有哪些?

根据《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抗原检测适用人群包括三类,即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得人员;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得人员;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得社区居民。

《方案》明确,抗原检测阳性者,即使核酸检测是阴性,也视为新冠病毒感染者采取集中隔离等措施,密切观察,连续进行核酸检测。

但抗原检测结果不能取代核酸检测结果,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得确诊依据。

抗原检测得原理是什么?

新冠病毒有四种主要得结构蛋白:刺突蛋白(S蛋白),核衣壳蛋白(N蛋白),膜蛋白(M蛋白)和包膜蛋白(E蛋白)。人体一旦感染病毒,这些结构蛋白可作为免疫原刺激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目前已经批准得抗原检测产品,多是以新冠病毒N蛋白作为抗原检测得靶标,使用特异结合新冠N蛋白得抗体去抓取病毒,再通过生化反应把抓取得信号放大到能肉眼观测得程度。

抗原检测得样本通常是鼻腔、咽喉或唾液等,其一大特点是可快速出结果,15分钟左右即可,操作相对简便,价格也较为便宜。

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孰优孰劣?

核酸检测方法基于基因检测,而抗原检测方法则基于病毒蛋白检测。

核酸检测是将新冠病毒得一段RNA片段逆转录成双链DNA,再通过DNA聚合酶进行扩增,将病毒基因片段不断放大,直至荧光探针能捕捉到。当扩增得病毒浓度达到临界值时,就会产生荧光信号,提示样本中存在新冠病毒。

图源:网络

PCR得优点显而易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PCR得缺点也显而易见。核酸检测得操作较为复杂,需由医护人员采样。采样后,需要可以得检验人员使用专门得PCR仪进行检测,周期较长。

抗原检测虽然便宜方便,但灵敏度差,覆盖病程短。一般在感染得第3-7天比较灵敏,更适合处于发病第壹周得患者进行检测。

欧盟对于进口快筛产品得一条技术标准为灵敏度超过80%,大多数抗原检测得灵敏度在50-90%之间,而“金标准”核酸检测得灵敏度高达99.9%。

为什么在此时推出抗原检测?

“现在是时候了,与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相比,抗原快速检测具备操作简便、快捷高效、适用广泛、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诸多优势,可以极大减轻医护人员、医疗卫生机构负担。”、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校长提交了《关于构建“以居家自测为主得大规模抗原快速检测+有针对性得小范围精准核酸检测”相结合得常态化疫情防控模式》得提案。

黄爱龙提到,2021年以来,全国已有部分地区开展了“居家自测”得大规模抗原快速检测应急演练,效果不亚于核酸检测。

“以重庆为例,重庆医科大学先后与重庆璧山区、高新区开展过演练,共发放1.6万份抗原快速检测试剂,收集有效数据15022人,8小时完成率高达75.11%;通过自主研发得人工智能系统识别为阴性得15017人,与可以技术人员复核得一致性为99.97%。”

关于抗原检测得价格,黄爱龙分析称,合理区间出厂价大约1人份5元,2人份8-10元,终端售价不超过20元/人份,远低于目前在香港销售产品价格。

普通人现在能买到抗原检测试剂盒么?

国内有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得体外诊断企业其实不在少数。根据公开资料,中国体外诊断企业中,九安医疗、艾康生物、东方生物已拿到美国食(FDA)紧急使用授权(EUA),此外,热景生物、明德生物、华大基因等多家企业已取得家用自测试剂盒欧盟CE认证。

但因为防疫差异,根据自己,目前仅有5家体外诊断企业得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在国内获批,包括广州万孚生物、北京金沃夫生物、深圳华大因源、北京华科泰生物和南京诺唯赞生物。获批产品均为新冠抗原快速检测POC可以版试剂盒产品,需要由可以人员进行操作。可以在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购买得家用自测版产品还没有产品获批。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