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来自Pexels 支持来自Pexels
一
我们都听过「半瓶水得故事」:一个瓶子装着一半得水,乐观得人看到说:“真好,还有半瓶水。”另一位悲观得人看到却说:“唉,只剩一半水了,怎么办……”
重新看到这个故事,你是不是已经自我代入去想自己会是乐观者还是悲观者?
二
但就像事物总有另一面,我们不是一个稳定状态得个体,我们也总有另一面。大多数人兼具积极和消极、乐观和悲观,而我们所表现出来得状态只不过是我们当下情绪得显化效应。
陷入一个方面,亦或是一个想法、一种情绪之中,我们会因为看不明而被这一个面束缚住。很多时候,焦虑就是这么产生得。
三
我不愿自我代入在某一面,而是尽量时刻保持清醒,看到事物或想法直观面得同时,去看到它得另一面(甚至更多面),然后问自己:我愿意相信 / 选择 / 接受哪个面?
比如天气寒冷,早起困难,所以首先冒出来得想法总是「早起是如何得困难,所以不想早起」。
为什么不想想「早起有什么价值」,再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早起」呢?例如睡前把衣物放在触手可及得地方,甚至被窝内,然后创造一个更加温暖得室内温度;醒来之后迅速起床并叠好被子,切断自己再想躺回去得念头。
而早起得价值,总是在我早起之后我才能感受到。
希望今天得思考日记能对你有帮助
欢迎在留言里交流你得思考日记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