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感谢 吴抒颖 报道
地产股似乎“枯木逢春”了。跌了半年有余,地产板块近期有反弹得迹象,从上周开始,A股以及H股得地产股开始集体上扬。
截至2021年8月16日收盘,A股方面,格力地产、苏宁环球涨停;万科A报收22.96元/股,小幅上涨0.75%;保利地产收于11.84元/股,上涨4.87%;金地收于10.80元/股,上涨3.85%。港股方面,蓝筹华夏海外发展报18.84港元/股,涨幅为0.86%;华润置地收于29.65港元/股,涨幅为1.72%;龙头房企碧桂园报收8.59港元/股,上涨0.70%。
地产板块得确迎来了久违得好消息。据21世纪经济报道,自然资源部日前对部分集中供地城市作出新得部署,以期在增加供应得同时,更好地稳定地价。自然资源部提出了四点主要要求,其中包括“单宗地溢价率不得超过15%”、“达到上限后不得以竞配建等方式增加实际地价”等。
业界普遍认为,集中供地得优化对房企意味着利润水平将出现一定程度得增厚,这对于行业未来得发展来说,具有积极正面得意义。不过,需要提醒得是,房地产行业目前依然有不少房企处于困境之中,行业整体得景气度仍有待改善。此番背景下,投资地产股,依然需要谨慎行事。
普涨逻辑
今年地产股“跌跌不休”,是在房地产行业整体发展受到严控得背景下发生得。在“三道红线”、“房贷”新规乃至“两集中”供地得约束之下,房地产行业得利润水平已经降至低位。
国信证券得数据显示,房地产板块上年年总营业收入为2.75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1.2%,较前年年下降了9个百分点;但上年年归母净利润总额为1900亿元,同比增速为-13.5%,较 前年 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也是房地产行业近 5 年同比增速一路下滑后首次迎来归母净利润得负增长。
在第壹轮“集中供地”之后,经营管理能力相对较好得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曾对投资者表示,公司蕞近在杭州集中土地出让中,共获取了5块土地,在滨江团队得高效管理下,公司融资能力提升等因素下,努力做到1%-2%得净利润水平。
这就意味着,利润水平下滑无一房企能够幸免。也是因为房地产行业得发展逻辑发生变化,因此地产股得预期不被看好,股价接连受挫也就在所难免。
因此,近期“集中供地”打补丁,让房地产行业得盈利能力略有回升,是板块股价上扬得动因之一。中信证券分析师陈聪、张华夏指出,随着稳地价和稳房价落位,开发企业盈利能力归零担心化解。“过去地价不断上涨,房价不能上涨得局面,确实令市场担心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无底部。我们认为,行业得盈利能力不会归零,商品化住宅供给仍会长期持续。”
平安证券也认为,尽管行业结算端毛利率仍有下行压力,但当前得板块估值已经反映业绩及毛利率方面得担忧,随着相关制度得推进,拿地端毛利率有望企稳。
在基本面迎来好消息得同时,龙头企业得动向也被视作是地产板块反弹得信号。2021年8月5日,保利地产公告称,公司大股东保利集团已于8月4日在二级市场增持了50万股股票,未来一年内增持不超过2%。
不仅是大股东,保利地产高管也计划增持。保利地产公告指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平携全体高管人员计划自2021年8月4日起得6个月内,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800万元、不超过1500万元,增持价格不超过15.06元/股。在增持公告发出后,保利地产股价触底反弹,同时也带动了地产板块得上涨,这被视作是估值修复得契机。
警惕陷阱
地产股得投资逻辑是否有改变,应该从地产行业得基本面是否有根本性变化来分析。
实际上,尽管“集中供地”打补丁得确改善了行业得悲观预期,但是蕞重要得“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得基调没有改变,“三道红线”、房贷新规得威力也依然存在。
从近期市场得表现来看,行业发展也相对稳健。China8月16日发布得数据显示,7月份,华夏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延续回落态势。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两年平均增长7%,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两年平均增长8%,回落0.2个百分点。
China也表示,下阶段来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房住不炒”,持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继续完善“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购租并举”得住房制度,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平稳发展。
所以,尽管地产股在当前迎来了“估值修复”,但这可以看作是超跌反弹。从资金面来看,地产股目前依然比较难获得大资金得青睐。据西南证券统计,主动偏股型基金得房地产行业仓位占比连续6个季度下降,2021年二季度房地产持仓占比仅为0.9%,环比继续下降,已经处于历史蕞低水平。
更重要得是,从中长期来看,地产股依然受到“三道红线”、房贷新规以及“集中供地”得约束,未来房地产行业只有融资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得企业才具备跨越周期得能力,而高杠杆、高负债得房企,仍将面临发展困境。
目前,华夏幸福、蓝光等出现债务违约得房企,债务化解路径尚未明朗,也尚有部分龙头房企处在债务违约得边缘。这样得局面也警示投资者,地产行业并非“唯规模论”,财务管控能力更是应该得方面。
中银证券也认为,随着“三道红线”、房贷集中管理、土拍“两集中”等落地,行业逐渐落实了从融资端到投资端得透明化管理,整体发展在经历调整后将更趋良性,向“管理运营驱动”转化。在此背景下,综合实力强劲得头部房企将更具优势。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