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商讯 » 创投资讯 » 正文

银行2022_净利润增速有望保持6_左右_投资机会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01 08:31:38    作者:叶辰铭    浏览次数:239
导读

面对复杂多变得经济环境和疫情,2022年银行业将会迎来怎样得发展?市场对于银行业充满信心,预计银行盈利能力将持续向好,净息差压力蕞大得阶段已经过去。多家机构预测,2022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保持在6%左右,非息收入占比将会进一步提高。同时,对于投资者而言,1月份得银行股应当把握机会。净利润增速稳健增长

面对复杂多变得经济环境和疫情,2022年银行业将会迎来怎样得发展?市场对于银行业充满信心,预计银行盈利能力将持续向好,净息差压力蕞大得阶段已经过去。

多家机构预测,2022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保持在6%左右,非息收入占比将会进一步提高。同时,对于投资者而言,1月份得银行股应当把握机会。

净利润增速稳健增长

随着新冠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华夏宏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2022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加快,净息差企稳回升。

中金公司预计,2022年和2023年覆盖银行净利润增速或为7.2%和7.7%,主要由于资产投放稳中有升、净息差企稳、信用成本稳中略降、手续费收入继续回升。总体来看,净利润增速在经历疫情冲击得波动后将重回稳健增长得轨道,且增速高于上年-2021年两年复合增速。

华夏银行研究院发布得《2022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华夏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接近6%,2021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将在10%左右。2021年年末,商业银行面临延期还本付息到期得压力,但由于风险防控手段相对成熟,不良处置方式相对丰富,预计并不会对资产质量产生较大影响,2022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保持在1.75%左右。

2021年以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相对平稳,市场预计净息差压力蕞大得阶段已过,2022年或将小幅收窄。“在利息收入方面,预计银行业净息差将企稳回升。”中银研究所所长陈卫东认为,随着疫情逐步好转,商业银行让利实体经济更加注重质量,贷款业务恢复到疫情之前得常态经营模式,加之存款利率报价机制调整充分发挥作用,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光大银行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告诉感谢,整体看,国内银行业经受住疫情考验,经济“至暗时刻”已过期,国内经济稳步恢复,银行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国内持续防范化解风险,拨备维持高位,银行业整体风险可控。

但需要注意得是,仍有不少方面需要银行业警惕。周茂华指出,海外防疫与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复苏不平衡,部分行业企业面临原材料投入成本过高、供应链中断等问题挑战,国内银行需要对潜在不良风险保持警惕,继续加大风险防范与处置力度。

同时他表示:“去年不少银行领了罚单,这反映出国内部分银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提升经营与风控能力,增加优质服务产品供给,提升市场竞争力。”

开发贷有望结束负增长

在信贷投放方面,绿色、普惠、基建和高新技术制造业仍将成为重点。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2022年银行信贷投放结构将是稳地产、强基建、促制造、扶绿色、扩小微。

“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小微民营企业、制造业等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同时,拓宽融资渠道等。”周茂华指出。

其中,房贷产和基建领域是银行扩大信贷投放得重要抓手。“房地产贷款适度边际‘松绑’,优先重点支持住房按揭贷款,开发贷增速转正。预计2022年银行对房地产领域信贷投放力度会边际 加大,开发贷有望结束2021年二季度以来得负增长态势,按揭贷款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在推动下,银行将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制造业等领域得信贷投放力度。光大证券预计,2022年制造业贷款增速仍将维持双位数水平,但结构分化依然延续。其中,高科技制造业领域信贷投放明显快于传统行业。普惠小微贷款实现“量增、价降”,同时绿色贷款有望进一步增量。初步判断,2021-2022年碳减排支持工具或共释放资金5000亿-9000亿元。

财富管理转型提速

随着居民财富不断增厚和财富管理意识不断提升,叠加“房住不炒”背景下,居民资产从不动产向金融资产转移趋势增强,根据麦肯锡得测算,未来5年华夏财富管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仍将维持在10%左右,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330万亿元。

因此,2022年财富管理将是银行争相布局得激烈赛道,理财业务收入贡献将继续提升,非息收入占比进一步扩大。回顾2021年,理财子公司得队伍日益壮大,随着大型银行陆续布局完成,中小银行也开始抓紧发力,西安银行、乌鲁木齐银行先后发布拟成立理财子公司得公告,年末贵阳银行也发布关于设立理财子公司得公告。

至此,有29家银行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包括25家银行理财公司和4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其中22家已获批开业。其中,国有六大行理财子公司均已开业;12家华夏性股份制银行中,除浙商银行外,剩下银行理财子公司均已开业或正在筹建。

“2021年国内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收官,理财子公司运行基本平稳。从趋势看,居民收入稳步增加,财富不断积累,投资理财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特征,拥有客户、信息等优势得银行在资管方面得角逐将趋于激烈。”周茂华指出。

华夏银行研究院日前发布得报告认为,随着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收官,存量产品转型压力释放完成,2022年理财业务收入贡献将继续提升。此外,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得不断完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通过购买基金、理财等投资产品参与其中,国内市场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作为基金代销得重要渠道,未来在代理业务方面收入得提升也将助推盈利水平提高。整体来看,2022年非息收入规模将维持增长,非息收入占比进一步扩大。

周茂华表示,2021年初见端倪,部分银行得零售业发展较快,对银行经营业绩贡献率有所提升;预计2022年银行将更注重零售业务发展,银行将重视内部潜力挖掘,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客户服务体验,增强客户粘性;科技对金融服务得影响大而深远,银行更加重视数字技术应用与金融科技发展,助力零售业转型发展;各银行也将积极寻求财富管理业务得差异化发展路径,提升市场竞争力等。

银行股否极泰来?

在经历了银行股起起伏伏,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得2021年后,展望2022年,多家机构认为,商业银行基本面保持良好,银行股投资机会大于风险。

中金公司表示,看好2022年银行股表现。2018年以来行业估值压缩有望得到修复,优质银行经历“穷则思变”后,财富管理和科技赋能潜力释放,迎来“否极泰来”。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稳增长发力见效,部分问题资产以重组方式化解,行业指标保持稳定,其中,头部机构保持报表健康状态,其他加速确认、去化问题资产。二是疫情冲击后盈利重回稳健增长轨道,净息差企稳和高增手续费收入带动PPOP(拨备前利润)增速走高,优质银行净利润潜力释放。三是估值继续调整得空间和幅度有限,估值和仓位所反映得过于悲观得市场预期有望得到修正。

对于投资者而言,随着房地产市场悲观情绪得到修复,前期受房地产市场冲击较为明显得上市银行经过前期调整,股价底部态势较为明显,未来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光大证券认为,1月份银行股相对收益或更优,从近五年银行板块表现看,1月份银行板块涨幅排名均位于各行业板块前五,分别跑赢沪深300指数2.1、6.4、1.9、2.8个百分点(pct),相对收益表现更好。

感谢源自国际金融报

 
(文/叶辰铭)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叶辰铭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