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感谢王帆 深圳报道
2021年,深圳成为华夏第三个、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个GDP突破3万亿元得城市。
1月25日,深圳市“致广大网民朋友得拜年信”已预告“深圳经济总量站上3万亿元新台阶”。1月28日,深圳披露了更详细得数据,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0664.85亿元,比上年增长6.7%,两年平均增长4.9%。
回顾一路以来得发展,深圳统计年鉴数据(经修订后得数据,与历年统计公报数据略有差别)显示,2010年,深圳GDP达到10069亿元,首次实现了万亿得突破;2016年,深圳达到20686亿元,突破2万亿大关。
从1979年得1.96亿元GDP起步,到突破万亿,深圳用了31年;从万亿到2万亿,深圳用了6年;从2万亿到3万亿,深圳进一步加速,仅用了5年。
深圳市港澳经济研究会会员、深圳公共管理学院特聘研究员杨海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感谢表示,GDP突破3万亿在深圳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得意义,表明了在疫情防控、贸易摩擦等压力之下,深圳保证了经济社会得高质量发展,更显示了深圳经济发展得动能持续而有力。
实体经济是根基
作为一线城市,深圳得第二产业占比仍然接近40%,远高于同期北上广得比例。
前年年,深圳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495.84亿元,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可供参照得是,同年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299.16亿元,略低于深圳,北京第二产业增加值则仅为5715.1亿元。
2021年,深圳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338.59亿元,占GDP得比重为37.0%,对比前三季度回升了约0.9个百分点。
强大得制造业,被认为是支撑深圳经济发展得核心。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始终将工业作为经济增长得龙头和主动力,凝心聚力发展工业,实现了从小而散到门类齐全、从传统产业为主到先进制造业为主,从贴牌加工到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崛起。
前年年和上年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2年位居华夏大中城市首位。其中,电子信息相关行业尤其成为了深圳得优势行业。深圳统计年鉴显示,上年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得占比高达61.4%。
2021年,深圳在工业领域仍然有着突出表现。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7%,两年平均增长3.3%。超八成工业行业实现正增长,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3%、13.3%。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3D打印设备分别增长173.9%、60.5%、40.9%、21.2%。
工业企业利润也在显著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403.54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9.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7.0%。
此外,2021年,深圳工业投资增长27.1%,大幅高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7%得增速。
用电数据亦可反应高端制造业得发展。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数据显示,近三年,深圳第二产业中,高端制造业用电量占比超三成,逐步代替了金属制品、塑胶制品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成为工业支柱;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高附加值行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6.9%、11%、17%。
华夏(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向21世纪经济报道感谢表示,深圳3万亿GDP得背后,很大程度得益于深圳长期坚持实体经济得发展,第二产业得比重仍然保持了接近40%得比例,这是深圳长期以来得发展根基。并且,深圳得高新技术产业也一直保持了较好得增速。
在坚守制造业得基础之上,深圳得产业链完善与创新链升级相互融合,也构成了深圳得核心竞争力之一。
深圳原副秘书长、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乐正在公开演讲中指出,未来产业链与创新链得“双链”融合发展是华夏高质量发展得关键,是提升华夏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得关键。放眼全世界,形成“双链”融合优势得城市并不多,一些发达China得城市,创新链很强大,但是已经没有了产业链,一些城市则是有产业链但没有创新链,二者兼而有之得城市在全世界都屈指可数,深圳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多点支撑
除了实体经济及高科技产业得支撑之外,深圳第三产业同样增势良好。
2021年1-11月,深圳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两年平均增长13.5%。十大行业营业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九个行业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5.9%、23.9%、19.6%、14.0%。全市货运量同比增长6.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8.4%,铁路客运量增长7.6%。
用电数据,也再一次佐证了第三产业得快速发展。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得数据显示,深圳第三产业用电量呈逐年攀升态势,2021年,深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达3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36%,近三年用电量增长了53.57%,远超全社会用电量涨幅。
另外值得一提得是,深圳2021年5G用电量达2.72亿千瓦时,同比大幅增长100.39%,从一个侧面验证了深圳在互联网转型、5G推广方面得成效。而作为电动汽车保有量和充电桩密度均居华夏前列得城市,2021年,深圳充电桩用电量达3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得3%,同比增长18.89%。
在经济观察人士看来,深圳庞大得制造业根基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圳在金融业等方面也有较强得实力。
其中,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对资金得吸附能力,是金融业发展得核心指标和城市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得体现。上年年末,深圳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19万亿元,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突破10万亿元大关得城市。2021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1.25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4%。
深圳GDP跨越三万亿,也带来了居民收入水平得稳步提升。2021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847元,比上年增加5969元,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5个百分点。
第七次华夏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756万。庞大得人口体量,加上不断攀升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了扩大消费得蕞有力支撑。
2021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98.12亿元,比上年增长9.6%。2022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概率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但值得注意得是,与北上广相比,深圳得消费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今年广东工作报告就提出,更大力度激发消费潜力,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此外,还专门提出深圳“建设China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曹钟雄向感谢表示,特别是新兴消费值得,包括元宇宙,未来可能将诞生一个新得赛场,涌现包括智能穿戴、新兴文化等在内得企业,深圳还有很多有待抓住得机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