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今日热点 » 正文

难忘北京最后一日 不忍说“再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11 13:07:53    浏览次数:213
导读

巴基斯坦大V正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北京告别,让我的心情异常沉重。北京有宜人的环境、热情的问候、中巴人民间的友谊、“活着”的文物与文化遗存、独特的文化魅力、现代科技……最重要的是在这里结识了很多新朋友,

巴基斯坦大V正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和北京告别,让我的心情异常沉重。北京有宜人的环境、热情的问候、中巴人民间的友谊、“活着”的文物与文化遗存、独特的文化魅力、现代科技……最重要的是在这里结识了很多新朋友,这一切让我不想和北京说“再见”。在这次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主办的“2017海外大V中国行”活动中,我收获的关心和关爱让我总想在中国多留一天,再多一天……闭上双眼,我看见中国朋友的一张张可爱脸庞。这些中国朋友待我如同家人,希望我能推迟回巴基斯坦的行程,在北京多停留几天。但我却不得不离开,回到巴基斯坦的拉合尔。

在北京的最后一天的参访是伴随着即将到来的离别伤感度过的。我有幸近距离参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到鼻烟壶的制作过程,以及中国古代的文房、书法和绘画在现代的传承,我感触颇深。如果不是设法保护这些古老的艺术,使它们存活下来,也许这些艺术早已消失。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年轻人并不太想学习这些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慢”手工艺术,和民间的文化保护者携手付出许多努力,才给予这种非物质文化新的和更持久生命。

我和其他海外大V们还一同欣赏了一场神奇的魔术表演,在中国被称作中国戏法,我受邀配合戏法师傅,就在我眼皮底下发生的魔术表演,我却完全看不到任何破绽。

不得不说的还有捏面人的经历,我们在面塑大师张宝林的指导下,用手将软软的材料捏成熊猫的样子。备受人们喜爱的大熊猫是中国软实力的象征。如果说龙是中国的符号,那么天真的萌宝熊猫展示的则是中国的另一面。我记得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官方标志就是熊猫。

首都博物馆让我刮目相看,这是北京文化历史的真实窗口,让我们了解到老北京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婚姻价值观、抚养孩子的方法等,以及北京起源和转型时期的重要特点。

我相信,在这个传统又现代国家中,中国依然有着数不尽的事物等待我们探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