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一本新书《小岛经济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华尔街预言家彼得-希夫和安德鲁-希夫。
书里用发生在一个小岛上的经济故事,来比喻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关系,这一段说的是美国怎样用中国的钱来发展经济。
我来给您讲讲这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岛上,这个小岛上的人以捕鱼为生,人们都用鱼来做交易。后来,成立了“鱼邦储备局”,发行了鱼劵,就像钞票一样,人们交易就不再用真鱼了。
有一天,一场台风席卷了小岛,损失惨重。一名政客就出来讲话说:如果我上台,我将制定一个重建计划,帮助公民弥补损失。人们就投了这位政客的票。但是没钱怎么搞建设呢?这个政客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狂印钞票。
很快,钞票印得太多,岛上的物价开始上涨,造成了通货膨胀。钞票越来越不值钱,物价也只涨不跌。岛民们就开始减少储蓄,银行里没钱,企业贷不到款,很多企业都倒闭了,紧接着,大规模的失业也开始了。
赶紧出台政策,强行规定了最低工资法,甚至规定了商品价格不能上涨。但是市场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强行规定了最低工资,让那些竞争力弱的人更找不到工作。因为反正工资给的一样,企业为什么不招聘那些能力强的人呢?至于规定商品不能涨价,更是让企业入不敷出,大规模倒闭。
故事讲到这,作者就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超发了货币,要想解决通货膨胀,正确姿势应该是让经济自然衰退,物价上涨,人们就开始减少消费。这时候商品的需求降低,价格也会慢慢回落。如果这时候狂印钞票,给市场打鸡血,刺激经济增长,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那就是“经济停滞型通货膨胀”,也就是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