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
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
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
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他是一位天才,
他逝世之后的500年间,人类对他的研究与探索依然不断,
在欧美各国和日韩、以色列等亚洲国家都有专门的达·芬奇研究机构。
而对于他的祖国意大利来说,他更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
在这个国家,红酒、家具、餐厅、酒店、机场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事物数不尽数。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誉满全球,
同时引来各式各样的说法和评价。
我们根据瓦萨里的记载,可以确定
画中人为佛罗伦萨银行家弗朗斯柯·捷列·佐贡多的妻子丽莎。
她出生于1479年,达·芬奇为她画像时间是1503年,
正是丽莎24岁的时候。画中人的主要神情是“微笑”,
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
银行家佐贡多以丰厚的酬金请达·芬奇为夫人作画。
当夫人出现在画家面前时,她身着华贵的连衣裙,梳着时髦的发式,
一绺绺卷发散在双肩,身体显得丰满,眉毛齐整,两颊绯红,
颈项和手臂佩带着名贵珠宝,全身充溢着唯美但奢靡的贵族气息。
在弯弯的双眉下面,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
当她用目光注视着这位鼎鼎大名的画家时,
一颗能容无限智慧的苏格拉底式的脑袋映入眼帘,
面孔下面布满银白色的胡须,看上去像是暂留人间的神,
这与她终日见到的粗俗商人大不相同。一瞬间发自内心的微笑,
使她的脸显出夺人的光彩,令人神往,腼腆、调皮,似乎失去的青春又回来了。
模特灵魂深处的奥秘,被观察敏锐的画家一下子抓住了。
“我同意马上着手工作。”达·芬奇向蒙娜丽莎点了点头。
为了维持丽莎的微笑,画家动用了智慧的脑袋,
为她讲了精彩的愉快的故事,还请了各式各样的小丑、琴师、街头艺人为夫人表演,
借以唤醒这位消沉、淡漠、昏昏欲睡的少妇。
丽莎坐定以后把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作出一个少妇的姿态,
画家注意到夫人裸露的颈项和丰腴双手,可惜被金银珠宝所占有,
画家对丽莎说:“如果夫人不反对的话,我想描绘不加任何装饰的颈项和手臂,
这是属于您最纯真的美,请夫人去掉一切象征财富的饰物,
让我尽情描绘属于你本人的一切丽质。”
于是丽莎急忙褪掉所有饰物。
我们现在看到的正是一位毫无修饰、情趣天然的少妇。
蒙娜丽莎勾起了达·芬奇对后母阿格琵耶娜的回忆。
有一次,画家深情地向少妇倾诉了自己的身世,
似乎从丽莎的身影中看到后母的形象,
当讲到母亲在24岁就死去时,他的声里充满怜悯和悲痛。
丽莎说:“我也是24岁,我使你想起了她。”
丽莎成了阿格琵耶娜的神秘化身。因此,达·芬奇在画丽莎时,
是用真诚而纯洁的情感去描绘的,
他用对母亲和情人的双重情感来尽情描绘此人的肖像。
不仅如此,他还把她作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
,作为人类世界的欢乐和光明来描绘。
他要把自己的美感和体验,用画笔传达给所有的人。
文艺复兴的到来使神从神坛上走下来,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为这一新时代的标志而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