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财经金融 » 正文

P2P生存保卫战:加快海外上市步伐化解流动性风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20 21:04:26    作者:微世推-凯伟    浏览次数:219
导读

P2P生存保卫战: 加快海外上市步伐化解流动性风险?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陈植上海报道导读 尽管预验收不能等同于备案,但这也体现出地方监管部门对P2P平台业务整改的认可,被港交所视为平台合规操作的一大凭证。 上述

P2P生存保卫战: 加快海外上市步伐化解流动性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导读

尽管预验收不能等同于备案,但这也体现出地方监管部门对P2P平台业务整改的认可,被港交所视为平台合规操作的一大凭证。 上述大型投行人士说,但这一操作模式很难复制。

P2P平台的赎回潮愈演愈烈,网贷平台不得不想办法自救。越来越多的P2P计划加快海外上市步伐提振投资人信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近期爱财集团、草根投资、我来贷、理想宝等P2P平台都在酝酿赴港上市。但在当前背景下,这些平台赴港上市能否有效规避行业流动性风险,存在诸多变数。

多位协助P2P海外上市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当前港交所与投行密切关注P2P平台挤兑风波和爆雷潮,想要上市平台就得拿出有效措施证明自身不会被 挤垮 。

个别投行对部分P2P平台海外上市申请直接说不。 一家大型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他们认为完全合规操作的P2P平台不应存在挤兑风险,因活期产品与债转业务遭遇挤兑风波的平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P2P。

当前挤兑风波使P2P平台海外上市进程雪上加霜。 上述投行人士直言,此前备案延期令P2P平台不得不放缓登陆港股的步伐,如今挤兑风波又让海外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对国内P2P业务模式顾虑重重。

但即便上市估值再低,只要有一线机会我们也会争取上市,这样能有效缓解投资者挤兑行为。 一家拟赴港上市的华东地区P2P平台负责人向记者直言,目前他们考虑的不再是IPO估值高低,而是能否在这场风暴中存活下来。

赴港上市算盘 落空

由于港交所明确要求P2P平台先备案后上市,此前备案延期一度成为阻碍平台赴港上市的最大障碍。

不过,随着近期51信用卡成功赴港上市,给众多P2P平台的上市梦重燃一线希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51信用卡所属当地相关部门出具的预验收资质,对其IPO成功起到不小的作用。

所谓预验收,即地方相关部门认可P2P平台已经按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完成了业务整改并获得验收通过,但不排除金融监管部门出台新的业务整改或备案标准,P2P平台还需满足新的业务整改要求。

尽管预验收不能等同于备案,但这也体现出地方监管部门对P2P平台业务整改的认可,被港交所视为平台合规操作的一大凭证。 上述大型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但这一操作模式很难复制。

该投行人士称,目前多家投行的共识是,只要P2P平台存在债转业务或活期产品,就很难被认定为合规操作。

这意味着保荐机构对债转业务与活期产品的态度出现了180度大转变。以往,这些业务被保荐机构视为平台获取丰厚利润的关键渠道,即通过债转业务与活期产品,同一笔借款标的可多次转让,平台可收取多笔服务费、会员费、手续费与违约滞纳金等,业务规模与经营利润成倍增长;如今他们更关注债转业务与活期产品背后的期限错配、长贷短投、类资金池业务模式所衍生的流动性风险,尤其在挤兑风波持续冲击下,不少P2P平台因债转业务资金链断裂而出现兑付逾期。

这种顾虑同样在香港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中蔓延。 上述大型投行人士告诉记者。近期一家拟赴港上市平台就因为曾发行自动投标型活期产品,遭机构投资者 嫌弃 ,不得不暂缓IPO。

我们也想过一些解决方案,比如牺牲部分经营利润与平台估值,将债转业务与活期产品进行剥离,但此举收效甚微。 上述投行指出。这意味着P2P平台依靠赴港IPO缓解挤兑压力的算盘基本落空。

赴美上市 一波三折

赴港上市渐行渐难,不少P2P平台打起赴美上市的主意。

相比香港资本市场主要采取审批制与保荐制,美国资本市场采取注册制,即P2P平台只需充分披露自身债转业务模式或活期产品存在期限错配、长贷短投与挤兑等风险,美国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则自主评估能否承受相应风险,再决定是否投资,或给予一个他们认可的估值。

由于在美国上市的平台曾因内幕交易遭遇挤兑问题出现股价大跌,因此美国对冲基金围绕挤兑风险会采取相应的多空策略避险,甚至利用沽空策略获利,所以更愿意接纳P2P平台上市,不像香港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往往用脚投票。 一位熟悉美国资本市场的投行人士直言。

一位正运作赴美上市的P2P平台创始人告诉记者,如今纳斯达克与纽交所在P2P上市申请意见反馈中,专门询问行业挤兑风波的原因,平台如何应对挤兑风波,如何确保自身业务增长在这场风波里不受冲击等。若答复不具说服力,不排除暂缓平台IPO进程。

上述创始人认为,P2P平台靠海外上市换回投资者信心化解挤兑风波,绝非良策。目前P2P平台最需要做的,一是公开底层资产证明借款标的真实性,并对还款能力进行客观全面评估;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压缩债转业务与活期产品规模,降低平台因挤兑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几率。

在地方相关部门协调下,近期个别大型P2P平台正通过兼并重组或托管的形式,协助无经营能力的平台实现良性退出。此举某种程度上证明兼并托管平台的经营实力与合规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缓解投资人担忧情绪与赎回压力的方式。 一家国内大型P2P平台业务主管透露。

【作者:陈植】 (编辑:文静) 关键字: 保卫战 流动性 风险 P2P P2P海外上市
 
(文/微世推-凯伟)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微世推-凯伟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