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经验 » 正文

不可忘怀的2013年尼泊尔之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25 19:07:32    作者:微世推-丽萍    浏览次数:232
导读

街边古旧的建筑,极具装饰性杜巴广场的神庙,从新闻看,现在已经毁于地震,当时那么随意的矗立,乱停放的自行车,说明在尼泊尔,这仅仅只是一座,现在…… “烧尸庙”是人们的俗称,周围有一些印度教神庙,一般人是






街边古旧的建筑,极具装饰性





杜巴广场的神庙,从新闻看,现在已经毁于地震,当时那么随意的矗立,乱停放的自行车,说明在尼泊尔,这仅仅只是一座,现在……


“烧尸庙”是人们的俗称,周围有一些印度教神庙,一般人是不准入内的,沿着河边是当地主要的火化场。这是山背后的印度教神庙,好有田园范
楼上的图片是帕坦街道的景致,这里的杜巴广场看着很小,票价较高,没有完全进入,所以没有图片,基本建筑和其他的相近
那些只能在图片里才能看到的美丽
没有被杜巴的圣灵菩萨 佑护
还那些无法复制的建筑
@兜兜乐2010 2015-05-13 20:34:43
那些只能在图片里才能看到的美丽
没有被杜巴的圣灵菩萨 佑护
还那些无法复制的建筑
-----------------------------
凤凰也需要涅槃,或许天地神灵的涅槃方式,就是地震。若干年后今天的遗迹,或许是我们称许的奇迹。反思喜马拉雅的创造,背后就有那些我们不知,遗忘的痛苦。

那些只能在图片里才能看到的美丽
没有被杜巴的圣灵菩萨 佑护
还那些无法复制的建筑
-----------------------------
@天呀飘飘 2015-05-14 08:09:54
凤凰也需要涅槃,或许天地神灵的涅槃方式,就是地震。若干年后今天的遗迹,或许是我们称许的奇迹。反思喜马拉雅的创造,背后就有那些我们不知,遗忘的痛苦。
-----------------------------
我们的围观 只是毁灭后的遗憾。所以我们有其他方式欣赏 认识。灾难!与信仰无关!
巴德岗(Bhadgaon),也被称为巴克塔普尔(Bhaktapur),在尼泊尔语中意为“稻米之城”或“虔诚者之城”(Khwopa),位于加德满都谷地内,是尼泊尔第三大主要城市。
巴德岗是“尼泊尔的文化之都”,“中世纪尼泊尔城镇生活的橱窗”,也是尼泊尔中世纪建筑和艺术的发源地
尼泊尔,为南亚山区内陆国家,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与西藏自治区相接,东与印度锡金邦为邻,西部和南部与印度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北方邦和北阿坎德邦接壤。

国 花 :杜鹃花
国徽:


尼泊尔主要政党
尼泊尔有70多个党派,大多数为地方性小党。主要政党包括:
①尼泊尔(毛主义),1994年从尼共(团结中心)分离出来后成立。强调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目标是在尼建立人民。尼泊尔毛派政党于1996年发起人民战争,2006年与当局签订和平协议,结束长达11年的武装斗争。近年来,毛派政党出现分化和重组,目前该国有四五个政党采用“尼共—毛主义”或类似的名称。其中,奈托·昌达领导的尼共—毛主义为2014年重新组建政党,该党声称将维护人民战争的成果,被认为是尼泊尔最为左翼的毛派政党。[9]
尼泊尔军人
②尼泊尔大会党 ,1947年1月成立。主张巩固多党民主,建立民族团结并保持相互信任与合作,坚持不结盟。1999年7月,组建工作,吉里贾·普拉萨德· 柯伊拉腊。2002年6月,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成立大会党(民主)并任,大会党分裂。2007年9月,大会党与大会党(民主)合并为大会党。为苏西尔·柯伊拉腊。
③尼泊尔(联合马列),由尼共(马)和尼共(马列)于1991年1月合并而成。主张多党民主,建立法制、自由和开放的福利国家。1998年3月分裂为尼共(联合马列)和尼共(马列)。2002年2月,尼共(联合马列)和尼共(马列)两党合并。为贾拉·纳特·卡纳尔
尼泊尔的尼瓦尔族女人,一生至少要结两次婚。当她们长到7-9岁,还未走出童年时,神圣的第一次婚姻就降临了,这次婚姻被叫作“果实婚”,其婚礼仪式被称为“益喜”。有趣的是,这结发的“新郎”不是男人,而是一颗由女孩父母精心挑选出的“贝尔果”——所谓“贝尔果”无非是当地“贝尔树”结出的果实,属于一种青绿色坚果。
尼瓦尔族少女在尼瓦尔的习俗中,“果实婚”往往是集体婚礼,虽只是嫁给一颗坚果,但“益喜”的仪式却庄严隆重,毫不马虎。在仪式现场,家长及亲朋欢聚一起,“待嫁”的女孩们,穿上最鲜艳的纱丽,额头,点上意寓吉祥的“朱砂痣”,为了表达对她们的祝福,鲜红的“朱砂”甚至把小“新娘”的黑发都染红了,也有些女孩在头顶上系一张绘着“太阳神”的纸帕,意谓“太阳神”将注视着她完成婚礼。
梳妆完毕,在祭司的主持下,女孩们要对着贝尔果和父母一一行礼,表示婚姻的成立。婚礼结束后,父母则要将“新郎”用一块红布裹好,女孩们也会将这位“新郎”珍藏在身边,陪伴自己一生一世。
“再婚”依然是通过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定下的。在男女双方家长定下婚约后,两家就要实行“相亲礼”,即由男方带上10颗槟梆、一盒粉、两套新衣作为见面礼送到女方家中。“相亲礼”仪式之后,男方家中便可以着手选择吉日筹备婚礼了。[15]
LP的写的旅行日记


7月24日
将近11点,我们一行到达樟木口岸。急急慌慌去公安局盖完章,边吃饭边谈外币兑换,换完外币又找车赶去边境,中国边境这边出境手续办完,过境,又办尼泊尔入境手续,办完,又联系去加德满都的车,多亏我们几人中有一个郑州的小伙子机灵,才在最短的时间内坐上去加都的车。在这里,不得不说说去加都路上的见闻。刚坐上车,我们很兴奋,毕竟一切顺利。沿路,看到的是尼泊尔山民沿路边悬崖所建的低矮的、破破烂烂的民房,大人们利用山上流下的水在洗衣服,孩子们门前无拘无束的嬉戏,散养的鸡在悠闲地散步,狗则舒适的卧在马路中间,任凭司机按破喇叭,狗则岿然不动,司机脾气也好,技术也高,总能绕过那些躺在路边的狗,风驰电闪般的向前驶去,虽然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又是泥浆满地,但尼泊尔司机师傅的技术绝对超一流。很快,我们到了一个检查站,司机师傅提醒我们不要给小费,再加上我们提前做过功课,一车人全提前将钱装在衣兜里,士兵们将我们的随身包翻了一遍就放行了。一路上,这样的检查不下十次,最有趣的有两次,一次是士兵拿着女儿的护照反复拼名字,拼不到一块,女儿教他拼;一次是士兵翻完我的包后无奈的说:no money!就这样一路奔波,晚上8点,不对,现在应该说尼泊尔时间下午6点,我们到了加德满都的泰米尔,找好旅店,住下,今天的行程到此结束!



7月25日
今天的行程主要有两个点:加德满都的杜巴广场和猴庙。一大早,我们步行去杜巴广场,边走边问,沿路我们经过了好几个小广场,有些广场早上便成了早市,吃穿用物品应有尽有,摆摊的、购物的、写生的、拜祭的……各色人等,挨挨挤挤。同时我发现几乎每个广场都有鸽子,许许多多的鸽子,它们不是在空中飞翔,而是在广场一处觅食,放肆的、从容的,即使你在其中穿梭,它们也是处乱不惊,我惊叹:绝妙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啊!
七绕八拐,我早已不辨方向,我们来到杜巴广场,一位尼泊尔导游热情的向我们推荐自己,交谈几句,也行,不妨请个导游,毕竟外国的东西,不一定能自己看懂,谈妥价格与时间,我们就进去了。还真是,如果没有导游,我们就只能拿着书,将图片与建筑对照着去辨认了。只是那个导游本是英语导游,汉语水平实在不怎么样,一看女儿会英语,他干脆直接用英语介绍,这可苦了我俩,没有女儿翻译,我们和聋子没什么两样,好在女儿不时地给我们介绍,加上书上的介绍,我勉强地懂得了各个建筑物的渊源,只是那建筑太漂亮,雕刻太精美,图案太复杂,我始终没明白那上面的图案与含义。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杜巴广场现在是尼泊尔人休闲的最佳去处的理解,看看周围,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找一阴凉处,盘腿一座,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唯我独尊,管他地老,随他天荒。
从杜巴广场出来,我们坐出租去猴庙,猴庙本名叫斯瓦扬布纳特寺,建在加德满都以西的山顶上,是佛教徒的一个重要朝圣地,因寺庙上遍布了近3000多只被奉为神灵的猴子,故俗称猴庙,其实我还真喜欢猴庙这个名字,简单、通俗、顺口、好记。沿梯而上,各类寺庙和白塔对我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反是大大小小的猴子让我惊喜不断,我总感觉这里的猴子不比峨眉山的猴子,这里的猴子多了些斯文,少了些贪婪与野性,一路行来,猴子不会爬上你的肩头,也不会抢你的任何东西,它们或悠闲散步,或追逐打闹,有趣的是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温馨的画面,猴子一家三口,爸爸给妈妈捉虱子,妈妈给宝宝捉虱子,宝宝给爸爸捉虱子,围成一圈,旁若无人,其乐融融,可谓天伦之乐!登上顶峰,俯瞰加德满都谷地,密密麻麻的建筑尽收眼底,偶尔还可看到有苍鹰在盘旋。绕着山顶最大的佛塔,我看到两只老猴子,一只怀里抱着一只可爱的小猴子,一只背上背着一只机灵的小猴子,它们在吃朝圣者供奉的贡品,两只小猴子眼珠滴溜溜乱转,警惕的瞅着四周,仿佛害怕谁来抢他们的美食似的,两只老猴子倒是坦然自若,毕竟他们经历丰富,知道没有任何人会来伤害他们,也没有任何人会来抢他们的食物。到这里你该知道为什么这里的猴子斯文了,是的,这里朝圣者的贡品,是他们源源不断的美食,而且没有任何人去驱赶他们,它们是这些美食独一无二的主人。

7月26日
今天我们去了博大哈、烧尸庙、帕坦。
博大哈是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覆钵体半圆形佛塔。建筑形式跟斯瓦扬布拉特相似,但体积大了很多。佛塔周围全是店铺。走马观花的看完佛塔,我们转去烧尸庙。帕苏帕堤庙,俗称烧尸庙,是矗立在神圣的巴格马蒂河河畔。它也是南亚次大陆最重要的湿婆神庙,很多印度信众也到此朝圣,所以也吸引了众多四处流浪的印度教苦行僧。由于烧尸庙是印度教最重要、最神圣的寺庙,所以,非印度教徒是不能进去的,其实对我们来说,进不进去无关紧要,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看这里的火葬仪式。当我们到达那里时,发现已有很多台子正在烧尸体,不一会,又有救护车送来遗体,于是就又有人在空着的台子上开始搭建柴火,本来我们还想看看烧尸前举办的仪式,但女儿实在受不了那里空气中浓浓的动物粪便味道,我们看了一会便离开了。在此说明一点,尼泊尔是一个动物满地跑的国家,尤其是牛,街道,公园、甚至庙宇内,随便散步,随处大小便。据说在尼泊尔,开车撞死一头牛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因为尼泊尔有90%的人信奉印度教。人们对牛非常尊敬,把黄牛奉若神明。母黄牛被誉为“国兽”,公黄牛被推崇为神牛(相传是湿婆神的坐骑)。黄牛在这里享有特殊推崇的待遇和地位,不仅受到人们的尊敬,而且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一律不得用黄牛耕地或驮运东西,更不可杀、不可食肉,否则会被拘留、罚款,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黄牛一般不拴在牛栏里,而任其在外自由行走。牛群在大街上可以随意横行,甚至躺卧在马路中间,行人和车辆对其必须让路,绕道而行;它们可以大摇大摆地走入田间,啃食已经成熟的谷物,或者吃掉树上的果实。
离开烧尸庙,坐出租到达帕坦的杜巴广场,怎么又是杜巴广场?杜巴广场,其实就是皇宫广场,在加德满都河谷的三个古城: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中各有一个杜巴广场,是当年三个王国的王宫广场。尼泊尔王国的马拉王朝鼎盛时期,在文化、建筑、艺术上曾一度达到巅峰,马拉王朝第六代国王死后,其三个儿子各据一方,自立为王,为夺取西藏商路的控制权,相互征战,斥巨资修建王宫广场。于是就诞生了现在的三个杜巴广场。它们囊括了尼泊尔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间的纽瓦丽古典寺庙建筑和宫殿,现在都是辉煌的世界文化遗产。可对建筑一窍不通的我们,除了惊叹它们的宏伟与辉煌之外,放佛再也看不出什么了。
 
(文/微世推-丽萍)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微世推-丽萍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