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经验 » 正文

庐山记游(四、嬗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25 19:10:59    作者:微世推-刘建华    浏览次数:286
导读

三十多年过去,庐山与九江的变化,虽然不说天翻地覆,但是有目共睹,还是已经具备巨大的鼎新革面。从某些现象上,甚至可以是一种蜕变,或者嬗变。 先看庐山:从解放初期的寥寥无几的几个景点,改革开放以来,扩展到

三十多年过去,庐山与九江的变化,虽然不说天翻地覆,但是有目共睹,还是已经具备巨大的鼎新革面。从某些现象上,甚至可以是一种蜕变,或者嬗变。
先看庐山:从解放初期的寥寥无几的几个景点,改革开放以来,扩展到如今拥有50余处景点,230个景物景观。瀑泉、山石、气象、植物、地质、古建、人文、别墅相互交融地分布在这有限的空间——山峦与山谷之中,既吃足老本,又立了新功,何乐而不其为呢?
单说一处新景点:它竟囊括当今世界五大宗教一体,真可谓“佛光普照,道法自然,真主仁慈,天主救世,基督博爱”,还撰有碑联云曰:“五教共泽于万众,自古有盼;五教同尊于一山,天下无双。”这些冠冕堂皇的词句,均出自于《庐山五教祈福词》赋碑上,碑由汉白玉砌筑,凸型横向,足有2米多高,约9·9米之宽。广场之上,更建有主体建筑——地圆天方,中西结合的祈盼坛,富丽堂皇,美仑美奂。方圆之内还点缀着近百座绿白相间,呈门字形的双坊塔。这般景观就是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青莲谷旅游区的五教祈福文化园。可惜据笔者观察,来到此处的游人、信众,寥若晨星,没见几个参拜者,可能还是对于此园宣传不够,所以积惠不深。
说这是独出心裁吧,却又无独有偶。我们下山在九江市区的最后一个观赏项目,竟也是起源于宗教——东林大佛净土苑。它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温泉镇的庐山山麓,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东林寺)的标志,拥有中国及全球第一高阿弥陀佛像。以这尊耸立山脉四十八米高度的阿弥陀佛接引铜像为核心,沿着中轴线布置起唐代建筑风格的建筑殿群,呈现出中国古代圣山建筑群的经典建筑空间组织形式,将中轴线的主要建筑依序展开,建筑空间开合有致,起伏跌宕。据说耗资了数十亿元人民币而兴建。笔者着实不敢冒昧瞻仰或是拍照,只是沿着俩侧迴廊走了走,在荫庇风凉处坐了坐,就静静离开。且看到佛苑之外,近百幢同为仿唐建筑的商铺群,人流、顾客,稀稀落落,大概顶多也是互为倚角,惨淡经营罢了。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庐山牯岭镇,却基本保持了原貌。它没有去追随潮流,追求“假、大、洋、仿”,矗立幢幢高楼大厦。当年的商铺,还是那般门面窄小,一、两层营业而已;乃至因地制宜,独出匠心,出现了一些曲折廊栈式的小型咖啡屋,保存了它历来具有的浓郁地方特色。青石老巷仍然是那么恬静宜然,民宅旅馆依然是那么平易待人,就连那座老隧道石门,还是那么人来车往,青苔斑斓。笔者在临下山的先天下午,独自去的这个老正街,不但再次回味了那当年的淳厚、古朴,还重新领略了百米沿岭风景线的新颖、含蓄,使人惊喜是那小瓷器店、客运车站的保留存在,令人陶醉是在飘渺且须臾即散的云雾之间,这“牯牛”形象的持重墩厚。
最后,在即将结束这为期七天的庐山~九江行程之际,忘不了的还有那命悬一线的天桥,历代文人的文房四宝,红瓦石砌的民房建筑,凝神注望的老者,活蹦乱跳的小孩……作为湖南人的邻居,真心祈愿勤劳、容忍的江西人民,保持住这座青山绿水的青春常驻,别幻想存在啥金山银山的虚幻荒唐。告别了,九江,拜托了,庐山!







 
(文/微世推-刘建华)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微世推-刘建华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