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的瑞士天王费德勒,给人印象最深的,似乎并不是那火力十足、攻城掠地的正手;也非腾跃如飞龙叩爪、杀敌无数的后仰高压。而恰恰是他那优雅无限的单反,那流畅飘逸的引拍转体、那击球随挥如雄鹰掠翅的华美高贵。这些常常会存盘于广大球迷的脑海中,不时地闪现回放。单反,长久以来就被认为是网球所有技术中最潇洒的。这次看电视直播的中网和上海大师赛,我像往常一样,只要是有单反选手上场的,几乎场场不落。就如周杰伦在歌里唱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再热闹的朋友圈也冷置一旁, 过后也有朋友微我:什么事那么要紧?我只回:忙于审美。
细观,当费德勒判明来球方向后,随着轻盈的引拍,持拍手一方的脚横跨迎球一步。拍头随之下沉,如抽出腰间佩剑抡圆杀敌。把球拍转起来,要的就是拍头的角速度。他盯着拍面触球后,目光还停原处,肩膀的转动也告结束。只是手臂肌肉保持力量在送拍向上向前,而非持拍手正朝相反的方向后甩。展胸于侧,双臂掠后似大鹏舒翼,美轮美奂凝为瞬间的艺术雕塑!电视导播此刻总会不失时机地推上个特写,或重放一遍慢镜头,真是与观众心有灵犀。
无庸讳言,当德约科维奇登顶世界第一后,似乎是双反战胜了单反,“只手难敌双掌”一时便成了硬道理,弄得部分原用单反的业余网球发烧友也纷纷改弦易张。后来,幸亏有瓦林卡这尊单反大炮横空出世,费神的瑞士同胞及时为单反救场。而四蛋的单反,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野性的力量的美。因为是大炮,必须先架好炮座,只要瓦林卡扎稳了下盘,上半身便扭至极限,然后转体回弹与手臂合力。那真是炮无虚发,弹弹毙命。大气磅礴,舍我其谁!任你是顶尖高手,也不会冒险去挑战他的反手。
瓦林卡敢于挣脱“单手反拍触球后,肩膀的转动即告结束,随后的挥拍动作是由持拍手臂的伸展来完成,切勿继续转动肩膀”的传统桎梏,自由的转肩让他在击球时像弹簧般充分释放能量,他的拍头从拉拍到击球几乎呈一条直线向前,这也能使他的反拍比双反更多一份力道。在经典与创新中实践,很牛很酷!
网球 综合体育 返回东方体育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