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稿件来源:体坛新视野
今天下午,中国足协公布了对苏宁外援中卫帕莱塔的处罚决定。由于在足协杯比赛结束后辱骂裁判员,中国足协予以帕莱塔停赛 6 场的处罚,由于江苏苏宁已经在足协杯中被淘汰出局,所以帕莱塔的红牌将延续到联赛,他将缺席苏宁接下来的 6 场中超比赛。

上周末结束的中超联赛第 14 轮的比赛,出现了一些颇有争议的判罚和裁判过分依赖 VAR 的现象。我们请到了资深国际级裁判的王学智老师再次作客演播室,对本轮比赛中的争议判罚发表自己的观点。

天津权健 VS 长春亚泰
争议判罚:比赛进行到第 89 分钟,在中场,长春亚泰球员周大地与吴伟发生碰撞,裁判向周大地出示黄牌。裁判是否应该出示红牌?

王学智观点:周大地这个动作本身的目的不是冲球去的,目的就是直接向对方队员的身体去了。他这个动作属于暴力犯规,对于这样的犯规动作裁判应当直接出示红牌,而且在赛后,他的这个动作可能会遭到追加处罚。
北京人和 VS 上海上港
争议判罚:比赛刚刚开始进行到第 2 分钟,上海上港取得进球,经过 VAR 的提示,认定进球前有犯规,主裁进行了改判,裁判这个球无效。进球改判无效是否合理?

王学智观点:裁判在执行国际足联新规则的过程中,还存在理解上的一些差异。视频助理裁判的职责在于越位、红黄牌、进球、点球。在进球的过程当中,多次倒脚,也许世界强队这种传控配合可能到 3 分钟、4 分钟,再把球判回来不是时过境迁了嘛。所以说,这个球我认为应该视为进球有效,前面一次无足轻重的犯规,判掉或者没判都是无所谓的,但是它已经过去了,形成了新的进攻,还应该是进球有效。

争议判罚:比赛进行到第 45 分钟,北京人和的饶伟辉对上港傅欢的铲球并将其放倒,裁判出示黄牌。主裁判是否降格处理?

王学智观点:区别于上一个动作的要点就是,争球的队员饶伟辉是先触及到了球,如果先触及到球只要后边没有附加动作都不犯规;但这个球员触及到球之后有一个附加动作,所以说这个给黄牌还是比较合理的,他没有恶意的直接铲人的动作。

江苏苏宁 VS 山东鲁能
争议判罚:比赛进行到第 88 分钟,山东鲁能泰山球员张弛的一次铲球犯规,主裁判向张弛出示了黄牌,由于张弛之前已经有了一次黄牌,两黄变一红。主裁判是否量刑过重?

王学智观点:张弛这个动作与刚才的动作有点相似,用他的左脚把球给铲除了出去,第二个球是个附加动作,扫堂腿动作,根据这个动作性质给出黄牌是合理的;连着前面的犯规裁判出示红牌,这次判罚是非常正确的。


上海绿地申花 VS 北京国安
争议判罚:比赛进行到第 54 分钟,北京国安的球员巴坎布倒地受伤,上海绿地申花的球员李运秋连续的推搡碰到了巴坎布的头部,主裁判及时的出现,这个球给了一人一张黄牌。李运秋是否应得红牌?

王学智观点:李运秋这个动作是死球的一个犯规,什么是死球,球已经出界了就是死球。这种情况下双方队员为了争球而产生争执,国安队员说他受伤,申花队员在抢球的过程中对对方有推搡和侵犯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裁判员的处罚还是比较合理的。李运秋只是为了在抢球的过程中,推对方的头部,这个动作幅度比较大的,出示黄牌也是可以的,要是他对对方有攻击性动作,就构成了红牌的处罚。

争议判罚:比赛进行到第 56 分钟,北京国安的一次进攻,国安队员禁区内摔倒,主裁判果断的判罚了点球,这个球经过裁判的视频回放,最终促成裁判改判。主裁判是否错判点球?

王学智观点:这个球由于主裁判场上的位置,当时的视觉比较狭小,造成漏掉了越位的判罚,先越位造成了二次犯规,犯规后主裁判判罚了点球。通过 VAR 的提示,他又改判的越位,这个球处在越位位置获得利益,改判是合理的。一般在比赛当中有两到三次犯规,但是裁判员选择的是第一犯规,这次越位是第一犯规。

昨天,中国足协、中超公司召开联赛工作例会,虽然会议中提到了有关上轮中超联赛申花与国安比赛中发生的争议事件。不过,无论是李运秋还是韦世豪,足协纪律都没有要求他们参加违纪事件处理听证会,从中国足协纪律断案惯例来看,两人都不会被追加处罚。
广州恒大 VS 重庆斯威
争议点:在这场比赛中,是有三次越位进球,裁判都判罚有效。但这三个球通过视频辅助系统认定越位,通过慢镜头回放越位判罚无误。助理裁判是否太过依赖于 VAR ?


王学智观点:举个例子,天热开空调,一吹头疼了,本来头疼出点汗就可以了,但是偏要去医院做个核磁。现在我们的助理裁判就是,本来很明显的越位,举旗就可以了,特别是这三次的越位难度都不大,所以说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我们裁判的能力问题,所以说从这几方面的因素看,我们的裁判队伍还要提高基本功。不要依赖于视频助理裁判,比赛的精彩还是要靠裁判和助理裁判的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