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境与未来(ID:Environment-Tomorrow)
本文已获得授权
前段时间暴雨频繁,全国大部分城市都陷入了“看海”危机,园林行业深恶痛绝的“海绵城市”又一次当起了背锅侠。不过本期我们说的不是海绵城市,而是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的组成部分。
雨水花园的要点是利用场地和少量设备进行雨水的回收利用,搭配合理的植物群落,使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自循环,减少用水,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从技术上来说,雨水花园的可行性很高,但海绵城市的技术难度非常大,因为海绵城市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不是几个湿地,几条溪流就可以形成的,不多说了,进入正题。
雨水汇集口
雨水花园首先要收集雨水,一是通过管道收集,汇入蓄水池,通过净水设备净化后排入蓄水池,需要用水的时候再通过灌溉装置排出;二是直接将雨水排入绿地(汇水洼地)或人工溪道,本期我们分享第二类。
汇水洼地
雨水花园常出现在两类气候环境下,一是干旱较多的地域,为了充分利用雨水,减少自来水使用量,一般采用装置收集;二是降水较多又频繁的地域,一般自然汇集,打造雨水湿地。
洼地的优点是修建简单,功能明确,缺点是死水容易滋生蚊虫,所以要考虑好排水问题。
人工溪道
人工溪道在单纯收集雨水的功能上,同时利用雨水来打造水景观,加强观赏性,也可以利溪流来增加水域面积,调节区域气候,形成活水,不容易滋生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