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这个问题——“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是硬糖君非常喜欢的。
这原是科幻剧集《星际战舰卡拉狄加》中人类逃亡舰队的指挥官阿达马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终极性质的追问,许多思想深刻的科幻作品最终都会涉及这个追问。而《银翼杀手2049》对这个追问的答案竟然如此明确———人类已经不值得拯救。
据说从来没有一部影片,有着像《银翼杀手》(1982)那样的奇遇:上映之初,恶评如潮,既不叫座,也不叫好,连饰演其男主角的哈里森·福特也不以出演这部电影为荣。
然而在此后四分之一世纪中,《银翼杀手》的声誉却由恶变好,接着扶摇直上,成为科幻影片中地位极高的经典。在2004年英国《卫报》组织60位科学家评选的“历史上的十大优秀科幻影片”中,它竟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如今谈论科幻影片的人,一说起《银翼杀手》,通常都是高山仰止。
其实《银翼杀手》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对这些情节的解读。《银翼杀手2049》的故事也同样简单,不简单的是“复制人”题材所暗含的主体焦虑。
仿生人能否梦见电子羊
菲利普·K·迪克在1968年出版了一部小说,其名为《仿生人会梦到电子羊吗?》。这部小说本身并不长,在科幻小说界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1982年,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大佬将它改编成电影《银翼杀手》。因为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过度超前,上映后,毫不意外地仆街了。然而这部被后来人尊为神作的电影作品,却成为许多科幻片导演的灵感之源。
科幻片中有一种题材,几十年来始终活跃在银幕上,即那些机器人、克隆人、复制人的故事。从《科学怪人》(1931)、《银翼杀手》(1982)、《第六日》(2000)、《人工智能》(2001)等层出不穷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到欧洲艺术电影《子宫》(2010),以及英国的电视系列剧之《黑镜子》(2013)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