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供应资讯 » 正文

为什么形均衡器能够用于系统优化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04 13:37:15    作者:本站小编:杨旭    浏览次数:196
导读

“图示均衡器无法生成我们在系统优化中所使用的曲线。”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在强调这个观点,并且支持这个看法的人也有很多。同样,这也是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且不止一个在系统优化方面有杰出成就的人写过这个问题

“图示均衡器无法生成我们在系统优化中所使用的曲线。”

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在强调这个观点,并且支持这个看法的人也有很多。同样,这也是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且不止一个在系统优化方面有杰出成就的人写过这个问题相关的文章了。所以,这肯定不是一个冷门观点,但是,借用音频电路设计师Douglas Self的一句话来说:“这个观点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它并不是真的。”

原则上来说,反对意见是非常清晰的:图示均衡器以及滤波器在固定的中心频率(1/3倍频程,间距符合ANSI和ISO标准)有着固定的带宽(1/3倍频程)。

你感觉这个听上去如何?

这对于常见的系统优化任务中所需要的常见的曲线类型而言,似乎是不合适的:宽广、坡度平缓、具有可以精确调节的中心和转角频率。这也是让我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图示均衡器不能胜任系统优化任务的原因。但是,没有什么比经验数据更能说明问题了,所以,让我们打开分析仪一起看看吧。

我保留了之前做过的项目中分析仪的数据,因此,我打算试试看,如果使用一个31段的图示均衡器,我们能多大程度还原那个时候的曲线。图一所示是尝试的结果——在整个匹配图中,黑色的是系统DAP的原始曲线,红色则是使用图示均衡器做出的响应曲线。

图1

取得进展

从整体的对比图上来看,我们使用图示均衡器做出来的效果算是差不太多。当然,由于独立的1/3倍频程的中心滤波器的影响,整体依然存在很多非常明显的摆动,但是就整体而言,从人耳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宏观角度而言,两条曲线的契合度还是非常高的——高到我不禁开始反思,我对图示均衡器的认识是不是错误的。

当你面对一个可以推翻你多年以来一直坚持的观点的事实证据的时候,总是很难接受。但是同时,这也是成长和学习所带来的副作用,因此我把这件事当做了一个让人有些不快但是象征着进展的信号。

图示均衡器的主要缺点在于它没有足够狭窄的斜率,当然,这种狭窄的地方在系统优化中并不常见,可能只在调整舞台监听的时候会用到。而对于人头大小的聆听区域,反而更方便使用EQ来消除那些边界效应和共振,因为这些问题通常来说只需要在空间中的单个位置上进行均衡。

图一中的前三条曲线实际上是舞台返听音箱的调谐曲线,因为舞台监听可能是图示均衡器在整个音频世界里“最后的壁垒”了,所以,这个结果还是合乎情理的。

而另一方面,在现代扩声环境中有一个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就是,图示均衡器通常用来处理返听音箱造成的声反馈问题,而声反馈的曲线却是非常窄的,而处理这种窄曲线,恰恰是图示均衡器的不足所在。当然,这个论点忽视了人为的因素——一旦声反馈发生,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可以瞬间反应,然后伸手在图示均衡器上调整出合适的滤波器,然后解决问题,这比去参量均衡器里输入调整几个参数要简单得多,速度也快得多。哪怕参数均衡器是那种设计精良反应灵敏的触屏界面,也依旧如此。

而涉及到搁架式滤波器的时候,图示均衡器明显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这种滤波方式在系统优化中经常会遇到,尤其是在HF系统中。此外,图示均衡器也无法代替那种一旦离开特定通频带之后相应就会急剧下降的交叉滤波器。但是对于同频带信号传输和峰值滤波器拓扑来说,图示均衡器在很多时候——不是所有时候——是可以做到以假乱真,做出一个勉强过得去的目标曲线来的,只不过需要非常多次的调整以及足够的耐心才行。

留心假设

还有一个相关问题是,单元前面的推子所构成的曲线形状,和所创建的曲线形状是否相互匹配——毕竟这也是它被称为“图示”均衡器的原因。我对歌曲《Bend Me Shape Me》做了一下均衡处理,一个使用的是控制台通道条的EQ,一个是数字参量均衡器,然后再让我们看一下控制面板所呈现的实际曲线,和Rational Acoustics Smaart所记录的曲线对比一下,究竟能有多接近呢?(图2)

图2

曲线基本上是完全匹配的,但是并没有垂直缩放——我们必须大幅度地调整画面的整体高度才能使曲线叠加,因此,还是不要想当然地假设控制面板上的3dB就等于实际曲线上的3dB为妙。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有些人可能会担心相位响应的问题,因为图示均衡器在这个方面的名声并不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图示均衡器是最不容易产生相位问题的设备之一。而如果振幅的曲线是相互匹配的话,那么相位曲线也会是匹配的。

(在HF环境下产生的轻微偏差是由于分析仪的延迟补偿的子样本定时偏移造成的。)

在关掉你昂贵的参量均衡器,准备使用更加实惠的图示均衡器之前,让我先表明一下自己的看法——在我个人看来,使用图示均衡器来进行系统优化依旧不是一个好办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想要使用图示均衡器进行系统优化,意味着要从零开始,首先建立良好的声音认知,然后不断调整均衡器的参数,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这个过程无疑是非常缓慢的,在扩声现场是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摸索的。

至于较宽的滤波器,速度系数则是完全相反的——你只需要几秒中就可以在参量均衡器中输入合适的数据从而建立合适的曲线,但是如果使用图示均衡器,则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当然,在现场扩声的时候,我们没办法享受到预设参数曲线的便利。

考虑到现场工作的情况,特别是要录制各种节目的那种特别忙碌的情况,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使用图示均衡器来做系统优化是不可行的。但是,通过这次的研究调查我认识到:如果除了图示均衡器之外没有更合适的工具了,那么只要你有耐心和时间,它也依旧可以胜任这项工作。

 
(文/本站小编:杨旭)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本站小编:杨旭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