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司已连续第7个季度资产负债率超过88%,今年上半年其子公司逾期短期借款增加1.8亿,且逾期利率与2016年年报数据相比平均已接近翻倍,子公司的债务问题愈发严峻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孟楠
市值已跌去逾三分之二的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绿地控股”)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绿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260亿元、净利润6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62%和30.80%。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58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2%。
尽管绿地控股业绩整体向好,但经历了2016年云峰债事件及其子公司本溪绿地近期两亿元资管计划违约事件后,其子公司债务情况显得尤为引人注意。更值得担忧的是,在业内同行纷纷致力于去杠杆降负债的同时,中报显示其资产负债率仍高达89.05%,这已是绿地控股连续第7个季度资产负债率超过88%。
子公司逾期短期借款增加1.8亿
《投资时报》记者对比绿地控股2017年中报与2016年年报发现,在已逾期未偿还的短期借款情况的信息披露中,主要信息发生了变化。
最明显的是,2016年年报披露的借款主体为绿地辽宁投资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绿地辽宁”),而2017年中报披露的借款主体则变更为绿地辽宁下属公司。逾期借款金额也由2016年底的6300万元增加了1.845亿元。
2017年中报显示,上半年绿地辽宁下属企业已逾期未偿还的短期借款金额达2.475亿元,借款数量共计11笔,平均逾期时间为192.73天。借款利率最低为6.42%,最高达14.40%,平均为8.84%;逾期利率最低为9.63%,最高达21.60%,平均为15.50%。逾期利率已接近当下P2P的借款利率,这与绿地控股整体资金成本从年初的5.45%下降至5.33%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