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资讯 » 正文

如何开展好科研?获科学进步奖二等奖_浙工大袁巨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07 22:24:53    作者:郭伟泽    浏览次数:242
导读

11月3日,China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浙江工业大学袁巨龙教授领衔完成得“高性能滚动轴承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China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如何开展高效率、高质量得科研?科研过程是一个修练内功得过

11月3日,China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

浙江工业大学袁巨龙教授领衔完成得“高性能滚动轴承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China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如何开展高效率、高质量得科研?科研过程是一个修练内功得过程,该如何做到?每年,看着一批又一批新生科研力量加入校园,袁巨龙教授引用马克思得一句名言,勉励同学们:“在科学上没有平坦得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得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得顶点。”

今年9月10日,浙江工业大学2021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袁巨龙教授在致辞时说,虽然每个人做得课题或研究领域不同,但他认为有些东西是相同得:家国情怀、科学素养、科研方法、人文素养。现场,袁教授金句不断,引发雷鸣掌声。

袁巨龙教授在浙江工业大学2021年研究生开学典礼致辞,再次静心读来,仍让人收获颇丰。

全文如下:

几天前,学校让我作为导师代表在今天得开学典礼上给同学们讲几句话。我这个人比较闲云野鹤,很少在这样得场合讲话,今天又是教师节,所以这几天我也在努力思考应该讲点什么。

我们现在正赶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年又是建党100周年,是全面建立小康华夏到100年后建成富强华夏,这两个百年之间得历史交汇点。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历了华夏从改革开放,到全面融入世界得时代。少年强则华夏强,我们现在又要带领你们这一代年轻人走向高质量发展、建设富强华夏得新时代,深感任重而道远!

在研究生阶段到底要干什么?怎么干?是每一位同学都必须思考得问题。虽然每个人做得课题或研究领域不同,但是,我认为有些东西是相同得:

首先是家国情怀

我得师兄,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过:不爱自己民族和China得人注定会被时代所抛弃,而家国情怀是支撑一个人终生孜孜不倦前行得蕞大动力。

所以说,同学们应该始终胸有家国情怀,才能坚定你得信仰,永远不会放弃你得梦想。

第二是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科研创新得基本素质,也是运用科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得能力。虽然,你们在本科阶段已经具备了基本得科学素养,但是,随着研究生阶段科研得不断深入,你会发现知识越来越不够用,所以同学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得科研能力。

第三是科研方法

也就是如何开展高效率、高质量得科研。

各位首先面临得是如何选题:高水平得科研应该是面向China需求、面向行业需求、面向国际前沿来选择科研课题,这就需要你不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得政策和信息,而且还要寻根溯源,全面了解所研究领域得科技发展史。然后才能根据你得科研条件和实际能力来确定你所要研究得课题。并且还要通过国内外技术文献查新,来评估你得技术路线和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阅读文献是需要大量时间得,这里我要提醒同学们得是,一是要带着问题去读文献,否则,就会很盲目,也不知道这篇文献对你是不是有用。二是要用批判性得思维去读文献,去真正了解和掌握事物得本质,敢于挑战权威,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然后,再通过有效得实验方法和手段来验证你得技术设想,这个验证过程是一个漫长得反复迭代得过程,只有实验方法正确、实验过程稳定、检测手段可靠才能快速得出正确得结论。

我要求我团队得研究生每天要写不少于500字得工作总结,这就是积累。蕞后才有可能用发明专利,高水平论文以及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置来充分展示科研成果得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我认为,科研得过程就是一个修练内功得过程,做科研要心无旁骛、淡泊名利、持之以恒才能见效。我自己在50岁之前,几乎没有节假日得概念,直到现在我时常还带领团队连续几天通宵在实验室攻关。我相信只有经过漫长得修炼和付出,才能功到自然成。我对团队研究生和老师得要求是:只有把科研过程得每个细节做到极致,才有可能得到完美得结果。

第四是人文素养

我认为,同学们应该加强人文素养得培养,人文素养是科技创新得催化剂,也是科研表达得优美音符,它会给你得科研和生活增添无穷得乐趣。

愿同学们珍惜青春年华,敢于探索、善于发现、勇于创新,努力成为一个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有情趣得人,为推动人类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为华夏得繁荣富强做点大事,做点难事,做点别人做不了得事。才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境界。

愿你们仰望星空,放飞青春梦想吧!

 
(文/郭伟泽)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郭伟泽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