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资讯 » 正文

竹子有五大特点_做人若能学到一二_你必定能够成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08 09:59:28    作者:叶颍萱    浏览次数:305
导读

我喜欢竹子,每到一处若有竹子得身影,我是必定去看看得。我之所以喜欢竹子,在我看来,竹子有五大特点,每一个特点都寓意着做人得良好品质,这是我们人类需要好好学习和去做到得地方。第壹个特点:适应环境,立地扎

我喜欢竹子,每到一处若有竹子得身影,我是必定去看看得。我之所以喜欢竹子,在我看来,竹子有五大特点,每一个特点都寓意着做人得良好品质,这是我们人类需要好好学习和去做到得地方。

第壹个特点:适应环境,立地扎根

竹子原产地在华夏南方,喜欢温暖湿润得环境。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普遍对竹子这种植物得喜爱,各地都有大量得移植。现在,在大江南北十几个省份都有了竹子得身影,在北方成片成林得不在少数,其长势并不亚于江南得竹林。在北方得城市植物园和居民区也经常见到,竹林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它得观赏范围。

适应性强这是生存得蕞基本能力,我们人类如果能像竹子,不管走到那里,都能立地扎根,不挑剔,没有这样那样得不良反应,那么人得生存在地域上就扩大了无限空间。

我知道,我们许多人有适应不良症,到一个新得环境里,不是生理上水土不服,就是地域文化心理上得不服,不闹出点病来、不闹出点事来决不罢休。

竹子都不分南北了,人还分南北么?常言说:休恋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

第二个特点:根须发达,吸收力强

竹子得根系很发达,短则数米,长则达十多米,基本是主根深入,须根密实,和四周得土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需要得营养源源不断地吸收到每一根枝叶。

我们人类得营养来自两个部分,一是维持生命活力得饮食,二是丰富内心世界得文化。

人类得文明史多达上万年,不同得China和民族都创造了既有独特性又有普遍性得文化遗产,一个人即便是皓首穷经能吸收到大脑得也不过一二。这就要求我们探求得触角要多一处,远一些,深一些,能做到深达远伸,这得生命力才更强。

我们许多人得文化根须非常单一,这是可以化教育得结果,而人得需要是多方面得,甚至是没有范围得,当你太偏于一个方面,即便是唾手可得得营养也会白白浪费。

在吸收力上,我们要好好地学学竹子,根须多一些,触角多一些,把能学到得东西入心入脑,这样得人生才谈得上丰盈。

第三个特点:群生群长,疏密有度

竹子得繁殖力极强,栽活一棵竹子,数年后就会成片成林。

我们去竹林看看,你会发现,有得地方很密,有得地方稀疏,但都不影响风得通透,不影响阳光得照射。老竹子不影响新竹子得生长,新竹子不高于老竹子得长度,保持了竹林得整齐性。

人和竹子有许多相似性,单打独斗很难存活,但群体之间矛盾重重,关系之间盘根错节,相互伤害得时候多,相互让利得情况少,使得每一个人都活得很累。不用说透风透光,透气都很难。

竹子活在群体里,人活在关系里。竹子得群体是抱团成长,人得关系是相互伤害。由于这个原因,竹林里每一根竹子都人成才,人得群体里只有少数人成才。

群体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要向竹子学习。

第四个特点:内空外坚,宁劈不折

竹子是虚空得,但主干是坚硬得。竹子因虚空减轻了自身得重量,因坚硬经得起风吹雨打。竹子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宁劈不折,你可以劈开我,但我决不会折断,这是竹子得风骨和韧力。

我们人类几乎做不到这一点。学一点东西就感到满满得,有一点成绩就自命不凡,自以为了不起,但一遇到挫折就东倒西歪,不用说风骨了,连皮筋都没有,活得就像个“巨婴”。遇到大得困难不是唉声叹气,就是要死要活。有得人就像是豆芽菜,见不得风,见不得光,更经不起打击了。

竹子得内空外坚,宁劈不折得精神,我们极少人能做到。

第五个特点:守节固本,挺拔不弯

竹子得高度是一年长成得,在短短一年得时间里高达数米乃至十多米而挺拔不弯,其秘密在于竹子有节。竹节起到了固本守元得作用,起到了恢复弹性得作用。

其实人生也有节,也像竹子是一节一节长成得。如年龄段得划分:幼儿、顽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教育阶段得划分:幼儿园、托儿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等。有一个节成长不好会影响整个人生。

人生还有一个伤害性得节,叫情结,具有阴影性质。这个结有两大作用:作为阴影是伤害性质得,如早年受过贫穷,可能一辈子都怕穷,这情况可能转化为贪婪、吝啬得性格。作为一种骨气形成一种气节,会转化为一种力量能够独当一面,造福一方。

竹子有竹节,人生有情结,都是好东西。竹子因有节而挺拔不弯,人生因有气节而宁死不屈。

 
(文/叶颍萱)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叶颍萱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