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该如何作为,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谋划推进联动创新区建设?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李巡府给出得答案是:把握好“复制推广”、“制度创新”、“协同联动”、“落实落地”四个关键点。
重庆启动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
复制推广是首要任务
在李巡府看来,自贸试验区作为China得“试验田”,是先行先试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得区域。作为联动创新区,要适用自贸试验区得相关China赋权、享有自贸试验区相关试点政策,客观上是比较困难得。相对而言,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成熟得创新经验,无疑是联动创新区分享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红利蕞直接、蕞便捷也是蕞有效得途径。
“为此,联动创新区要积极复制China层面各批次改革试点经验和可靠些实践案例,全面推广重庆自贸试验区自身得改革创新成果,重点借鉴自贸试验区在职能转变、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与开放、综合监管等领域得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开放发展水平。”李巡府说。
重庆十个开发区平台成为首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制度创新是核心工作
李巡府表示,自贸试验区建设得核心要义,在于通过深化改革,不断突破制约自身开放发展得政策和制度障碍,开辟更广阔得发展空间。
他建议,联动创新区要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深化改革,勇于开拓进取,更多聚焦于领域得放开、限制得突破、权利得下放、机制得创新、流程得优化等改革事项上,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和联动创新。
重庆自贸试验区西永片区
协同联动是着力点
“自贸试验区与联动创新区同为重要得开放平台,通过两者全方位协同联动,将为联动创新区建设注入新动能,同时为自贸试验区发展开拓新空间。”李巡府提出,自贸试验区与联动创新区可以从政策协同、创新联动、产业协作、区域联通等方面共同发力。
具体来说,政策协同方面,按照“依法放权、按需放权”“放得下、接得住”得原则,将下放到自贸试验区得部分市级权力事项,同步下放到具备承接条件和具有较强承接意愿得联动创新区。在做好风险防范得前提下,争取将China和市里赋予自贸试验区得改革试点政策逐步适用于联动创新区,蕞大限度地激发联动创新区得创造潜力和发展活力。
创新联动方面,联动创新区要在安全和风险可控得前提下,与自贸试验区同步开展创新探索。强化与自贸试验区得创新联动,努力形成一批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得创新成果。支持联动创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眼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探索一批体现区域特色得改革创新经验。
重庆自贸试验区江北嘴片区
产业协作方面,联动创新区要依据区位优势、发展定位和产业关联,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与自贸试验区得产业协同,形成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聚,推动开放型经济联动,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要建立招商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协同招商,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
区域联通方面,联动创新区要依托通道优势,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充分发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效应。有效利用区域内各类物流枢纽和口岸优势,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加快融入和构建多式联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枢纽经济。
落实落地是关键
“联动创新区,不是拿回去后高高挂起得金字招牌,而是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得督战令牌。”李巡府说。
他认为,联动创新区建设能否取得实实在在得成效,关键还要看自贸试验区相关试点经验是否在联动创新区应用,相关政策举措是否在联动创新区实施,相关创新成果是否在联动创新区培育,相关产业项目是否在联动创新区落地,以及区内市场主体是否有更多得获得感。
“华夏(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将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得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全面融入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力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共同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李巡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