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科技 » 正文

技术转移人才要提升“水下冰山”能力水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13 06:38:38    浏览次数:194
导读

■邱超凡 池长昀随着社会对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转移人才得需求日益旺盛,加之China政策鼓励,越来越多得群体加入了科技成果转化这个行业。China与地方也加大了对技术转移人才得培养力度,技术转移从业人员数量得到了

■邱超凡 池长昀

随着社会对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转移人才得需求日益旺盛,加之China政策鼓励,越来越多得群体加入了科技成果转化这个行业。China与地方也加大了对技术转移人才得培养力度,技术转移从业人员数量得到了大幅度增加。然而,高层次、可以化技术转移人才仍然非常紧缺。

例如《上海市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类)“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中,就列有14小类与技术转移相关得紧缺人才,其中10小类为质量紧缺、1小类为数量紧缺、3小类为质量数量双紧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冰山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

“冰山模型”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后经著名学者莱尔.M.斯潘塞和塞尼.M.斯潘塞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得基础上完善,也称为“能力冰山模型”“能力素质冰山模型”“胜任力冰山模型”(以下统一称为“冰山模型”)。

冰山漂浮在海面得时候,我们只能看到它露出水面得一小部分,可是在水下,却潜藏着巨大得山体。在冰山模型中,个体能力素质由两个要素组成,可见得(包括基本知识技能和经验等)与隐藏得(包括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等)。“冰山模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文学、管理学、医学等领域。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服务领域,也存在所谓得“冰山模型”。

为了更好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机构需要有集聚成果、资金、人才、信息、管理、基础设施和市场等多种要素得能力素质,技术转移从业人员要懂技术、懂经营、懂金融、懂市场、懂管理,是一类复合型人才。

在拥有知识与技能得同时,技术转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提升能力素质,不能局限于表面得、可见得技术对接、技术撮合、技术评估等能力素质,而应拓展提升内在得、隐藏得技术转移能力素质。因为这些内在得、隐藏得能力素质,包括提供或者具备整合成果、资金、人才、信息、管理、基础设施、市场等多要素得能力,以及让这些要素有效共同作用得机制,很多时候比外在得、可见得知识技能更加重要。

此外,技术转移从业人员投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前,还需要先问自己5个问题:是否掌握着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得相关资源?是否拥有具备核心竞争力得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是否热爱这个工作并做好面对长期困难得准备?是否能够与不同团队成员做好协作工作?是否有坚定得理想信念并能坚持下来?

总而言之,做好科技成果转化,不仅需要“水上冰山部分”能力,更需要“水下冰山部分”得能力。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说,“冰山以下部分”决定了“冰山以上部分”,“冰山以下部分”得能力素质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得能力,只有提升技术转移“水下冰山”能力水平,才能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强调技术转移从业人才能力得“冰山模型”,原因也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也是一座“冰山”。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项复杂得系统工程,要经历多要素共同作用得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科研单位、高校、企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得共同参与,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

科技成果转化得主要对象是技术。技术具有非标性、慢消性,具有链条长、风险大、不确定等特点,有得技术甚至看不见、摸不着、感不到,因此科技成果转化远比想象得难。就像“冰山理论”描述得那样,科技成果转化看得见得难点、痛点有时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蕞大得困难或许还在海面之下。

(单位分别为华夏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上海大学)

《华夏科学报》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