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我国又迎来了一个悲伤的时刻,又一位国宝专家,为我国军工科技奉献一生的高伯龙院士,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九岁。
很多人或许还记得,在2014年在介绍我国突破激光陀螺技术,打破国外封锁垄断的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团队时,一位高达86岁却依然在电脑前奋战的老人,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当得知激光陀螺团队是其领衔后,感动的网友们就将高伯龙院士誉为“扫地僧”!自1975年起,高伯龙一直从事激光陀螺研制,率先对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激光陀螺,是一种无质量的光学陀螺仪,主要为航空航天、导弹、战舰、战机等装备提供导航,使战机突防能力更强、战舰跑的更远、导弹打的更准。
或许大家会问不是有卫星导航系统吗?我们举个例子,96年,我国举行大演习时,一枚弹道导弹就因为美国临时关闭GPS信号而射偏,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警示。
不仅仅是不依赖美国的导航系统,还有就是随着现代反卫星技术的发展,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么太空中的卫星将会首先遭到打击,在没有导航系统的支持下,战机、导弹等装备岂不都成了睁眼瞎?
特别如洲际导弹这种最后的底牌,虽然使用了惯性制导以及星光制导,但在精度方面却不高。因此可以不受通讯系统限制和电子干扰、以及能够精确制导对目标实施打击的,以激光陀螺为核心部件的自主导航系统就成为了很好的选择。
目前,我国以激光陀螺为核心部件的自主导航系统这项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也是继美俄法之后世界第四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至如今以为我国军备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