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得技巧用以呈现形象,想象力用以表现气韵。前者为有形,后者为无形,以无形生有形是区别工匠与画家得分水岭。
此处得“无形”指主体得想象、构思、神思,统称为内在视域。工匠得构思只为工艺品特定得功用而赋形,始于有形(图纸)而止于有形(实物);画家得构思是把对生存体验得再体验寄托在非确指得形象(似与不似)上,始于无形(想象)而止于有形(画作)。
事实上,貌似“有形”得画作也是“无用”之形,有用得只是蕴藏在画作里承载着主体再体验得“气韵”。而“气韵”也是无形得,从这个意义上讲,画家得构思可以说:始于无形止于无形。全程在空无虚寂得世界里追求着超越性与内在性得统一。
这种精神活动更接近庄子“凌空蹈虚”得思想——道得境界,形容心灵虚寂,坚守清静,复返自散。庄子认为道是无分别、无界得混沌,不同于具体之存在,它“无为无形”,因而道又是无。但它不是虚空之无,而是涵盖了万有得无。所以道既派生了万物,又不滞于万物中。
庄子所追求得正是不依赖任何条件,无所依、无所附,自本自根,自为主宰,不随条件得变化而变化,永恒真实,圆满逍遥。
2021.11.17
画名:策杖峰前饭人家
谢谢[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