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经验 » 正文

伴侣出轨后,比“原不原谅”更重要的是这两个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01 22:04:15    浏览次数:217
导读

遭遇伴侣出轨,很多人最纠结的是'要不要原谅ta?'但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重要!想清楚后面两个问题才是关键。——小婚家“TA出轨了,我该不该原谅?”最近,有三个人问我这个同样的问题。任何一段关系遭遇

遭遇伴侣出轨,很多人最纠结的是'要不要原谅ta?'但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重要!想清楚后面两个问题才是关键。


——小婚家

 

“TA出轨了,我该不该原谅?”最近,有三个人问我这个同样的问题。


任何一段关系遭遇出轨和背叛,该不该原谅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比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另外两个问题:TA为什么出轨?我到底想要什么?


如果不想清楚后面这两个问题,所有的原谅或者不原谅,其实都无甚意义。


01


TA为什么要出轨?


在一段婚姻关系中,如果其中一方出现出轨行为,原因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


①在婚内无法获得情感满足


一段能够持久的、好的婚姻关系,一定是动态平衡的。


这里的“动态平衡”,是指双方都能看到彼此的付出,并针对对方的付出,给予恰当的情感反馈。


比方说,在“丈夫负责赚钱养家,夫人负责专职带娃”的家庭模型中,如果丈夫看不到妻子养育孩子的辛苦,太太也看不见丈夫职场打拼的压力,那么这对夫妻关系就很可能陷入到各自的“顾影自怜”中,即双方都认为自己为这个家庭付出太多,从而感到自己很委屈,然后再将委屈以抱怨的形式释放给对方。


本来彼此都觉得已经委屈了,这种情绪不但从对方那里无法获得安慰,还变本加厉。这个时候,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有可能采取从外界寻求情感安慰,以抚慰被负面情绪淹没的自己。


如果一个人有足够多的“外界沟通渠道”,或者叫做“社会支持条件”,比方说有好哥们、好姐妹可以对自己的情感状态畅所欲言,或许TA能够从这些社会支持条件中,获取一些力量去调剂自己的情感状态。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通畅的外界情感沟通管道,那么TA可能就会以一种比较隐秘的状态,去获取情感慰藉,具体包括出轨、暧昧等形式。


②性生活不和谐


“性”在夫妻关系中,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因为性本身代表了很多其他的含义,比方说男性的自尊、女性的妇道等等,似乎多多少少都能够与性产生某些隐秘的联系。


所以,婚内关系中,如果双方的性生活出了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变成某一方或者双方的心理障碍,导致彼此一直处于“无性婚姻”的状态。


了解精神分析的人都知道,佛洛依德认为,性是人类的第一生产力,即性作为人的一种原始动力,驱动着人们的很多行为。如果一个人长期对自己进行性压抑,并且没有比较好的渠道去进行性驱力的转化,如奋斗工作等,那么就会导致神经症或者性功能障碍,比方说精神错乱、死气沉沉、抑郁、焦躁等。


为了舒缓性压抑导致的种种的不良的心理状态,婚内感到被压抑的一方或双方,很可能通过出轨,来解决自己的性需求。


③婚姻年久失修,需要外力平衡


有个词叫做“七年之痒”,但实际上,在婚姻关系中,比“七年之痒”更让人痛苦和无力的状态,是“想痒都痒不起来”。

什么不离开,他们说:


牵着对方的手,像是自己的左手摸右手;


望着对方的眼,不见秋波,只见眼角的鱼尾纹;


看着对方的胴体,有一种进入公共澡堂的漠然;


在这样的关系中,你试图在这婚姻中找点什么,去激荡起一圈圈的涟漪,让它不至于那么死寂。但翻来覆去,发现除了孩子、票子,好像彼此谈论的话题都有限至极。


你感觉到“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但是又无力面对放弃婚姻的高昂代价,于是,只能采取一种貌似成本不太高的折中方案:出轨。


出轨,对于很多正处中年危机的人来说,是一剂良药,因为这既能证明自己的魅力,摆脱对变老的焦虑;又能创造一方世外桃源,将自己从死寂的生活中打捞逃离。


但采取这方良药的人可能不知道,稍有不慎,良药就会变毒药,毁掉自己现有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等等。


④出轨一方本身存在某些心理问题


如果说,以上三种出轨原因,都是夫妻双方“合谋”的结果,那么也有一些情况,是出轨一方本身存在某些心理或者人格问题造成的。


比方说,有“自恋创伤”的人,会通过性伴侣的数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再比如,童年受过性虐待的人,如果没有修复好,有一些会演变成为“性瘾患者”,通过性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等等。


这些出轨行为,更多探讨的不应该是责任和背叛,而是应该首先需要治疗自己的心理问题。


02


你到底想要什么?


当清楚对方是因为什么原因出轨之后,你也就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在这段关系中,或者说这场婚姻事故中,自己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事故的“合谋”推动者?还是无辜的受害者?


一个“出轨事故”发生后,通常被出轨的对象会经历三个心理阶段:


第一个阶段:应激反应阶段


这个阶段,是指被出轨对象在知道对方出轨的第一反应阶段,通常,这在这阶段,被出轨对象的心理状态都是“应激模式”,即被创伤事件诱发出一系列的负面情绪:愤怒、难过、委屈、痛恨,等等。


对于被出轨对象来说,这个阶段TA最需要的就是发泄自己的这些负面情绪,以保证自我的心理状态达到某种平衡。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在被出轨对象眼里,自己是这场事故的受害者。


第二个阶段:冷静回顾阶段。


通过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被出轨对象的创伤体验有所缓解,TA便开始有多余的心理空间和心理能量,来面对整个出轨事件。也就是说,TA会开始反思,这个出轨是怎么发生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又做错了什么?


这个阶段,实际上非常考验被出轨对象的心理成熟度,


TA是否能够足够成熟看到关系的动态演进过程;


是否能够平静地和对方沟通彼此的真正需求;


是否能够看见自己在这次意外的出轨事件中,也许自己也承担某些责任;


都对关系接下来的走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阶段:事故处理阶段。


在发泄完不满,回顾过事件经过之后,最后就到了事故处理阶段,即开篇提出的那个问题:“我到底要不要原谅另一半出轨?”


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你需要看到,在一段关系中,存在两个变量,一个变量是对方,一个变量是自己。事实上,这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决定了一段关系是否能够持续和长久。


如果两个变量,都会向好的方向变化,这段关系则会是成长性的,越来越好的。也就是说,在面对出轨事件上,彼此都能够看到自己的问题,承认自己的问题,然后决定改善自己的不足,去面对未来的生活,那么,“原谅”的效益,将会最大化。


如果一个变量变好,一个变量变坏,那么在这段关系必然将导致很痛苦的生活。比方说,出轨一方认识到自己的错了,被出轨一方却一直愤愤不平,以破坏关系的方式来报复对方,那么这种“原谅”则必然会导致两败俱伤;再比如,被出轨的人忍痛原谅了,出轨的人还继续作案犯科,那么这种关系也必然会导致彼此的不幸;


如果两个变量,都朝坏的方向变化,比方说两个人都不想对这段婚姻负责,都破罐子破摔,那么最痛苦的,其实是身处这个家庭的孩子。


所以,当你问“我要不要原谅TA”的时候,其实你该问自己:


这次出轨,让我看到了我们关系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我能够改变吗?


我自己渴望一段什么样的关系?目前的伴侣能带给我想要的亲密关系吗?


如果我不想要这段关系,但又很害怕失去,那我害怕失去的究竟是什么?


只有你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以及自己要什么,你才知道,原谅是否会如你所愿地发生意义。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对方根本就不需要你的原谅,TA只是想通过“出轨”来变相地告诉你,我们结束了。那么你就不用去分析这些问题了,而是该想一下,离婚财产该怎么分配。


生活不易,望大家都能够且行且珍惜。


看完文章,想必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TA为什么要出轨?你到底想要什么?可以留言告诉小婚家~


关于作者:杨思远,专栏作者,心理咨询师。积极的悲观主义者,追求有用的反鸡汤主义者。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