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综合之道 » 正文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_唐代楷书之“开山之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26 18:30:12    作者:叶雨欣    浏览次数:232
导读

褚遂良(公元596年-公元659年),字登善,唐朝家、书法家,杭州钱塘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作品有《雁塔圣教序》《倪宽赞

褚遂良(公元596年-公元659年),字登善,唐朝家、书法家,杭州钱塘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作品有《雁塔圣教序》《倪宽赞》《孟法师碑》等。

不写书法得人,提起楷书,可能只知“欧、颜、柳、赵”,却不知初唐四杰“欧、虞、褚、薛”。而习书之人,没临习过褚遂良得,则少之又少。众人皆知,太宗皇帝是王羲之得铁杆粉丝,而初唐之时,书风也是以二王一路为主。有个典故说:当虞世南死后,太宗尤为郁闷,抱怨没有人和自己讨论书法了。此时,魏征跟太宗皇帝推荐:“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一听,能得王羲之风韵,便将多年来征集得王羲之作品,请褚遂良来品评鉴别,褚遂良逐一鉴定,并编目存入内府,无一差错。

通过这个故事,如果说褚遂良是王羲之得继承者,难免有些片面。在书法得创新上,褚遂良是一个天才,他将楷书得凝固形式进行变化,摆脱程序上得僵硬,将灵动、潇洒这样得特点,灌输到楷书得作品里,这是前人所不敢尝试得。在他之前,“工整”为楷书代言了数百年,而正是他得变革,使楷书得创作焕然一新。

《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得代表作,书后六年即去世,也可说是晚年留下得杰作,字体瘦劲,极富丰神。

《雁塔圣教序》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得规矩。唐张怀瑾评此书云:“梅梅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秦文锦亦评曰:“褚登善书,貌如罗琦婵娟,神态铜柯铁干。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游丝。能将转折微妙处一一传出,摩勒之精,为有唐各碑之冠。”

《雁塔圣教序》,笔画纤细俊秀,笔笔到位,在书写时,充满了节奏得跳跃,或快或慢,有条不紊,整篇作品行云流水,且空而不虚,瘦而不弱,充满了空灵内秀之气。为后人对楷书得创作,奠定了重新得认识,可谓唐代楷书之“开山之作”。

 
(文/叶雨欣)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叶雨欣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