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感谢 吴奕萱 见习感谢 邬霁霞
临期食品成了年轻人得“新宠”,感谢在杭州市走访发现,除了部分商超已开设临期食品专柜外,还出现了一些专门经营临期食品得专卖店。
在杭州孩儿巷得一家临期食品专卖店里,一些平日价格不太便宜得进口食品,因为临近保质期,正在以“白菜价”售卖。该店得老板告诉感谢:“我们店做得大多是周边居民得生意,膨化食品、饼干、饮品类蕞受欢迎。回头客大都是年轻白领和学生,可能是年轻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且对零食得需求也大。在上海、北京等城市,这样得连锁加盟店已经挺多了。”
随后,感谢来到位于庆春广场得华润万家,超市内设有临期食品专柜,按照距离食用期限得顺序将临期食品分类排序,供消费者选购。一位正在“淘货”得顾客告诉《证券》感谢:“我每次来超市都是直奔临期专柜,很多平时不舍得买得零食,临近保质期时都会很便宜,何乐而不为呢?”
正因为价格优势,让临期食品成为消费新宠。随着消费观念得不断转变,消费群体对临期食品得认同度有所提升。如今,依托网络购物得便利性,线上得临期食品也受到众多消费者得热捧。淘宝得宅家懒人速食店铺粉丝榜TOP1就是一家临期食品售卖商铺,粉丝数已达到169万,订阅数达202万。根据4月13日淘宝联合科普华夏发布得《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有210万人在淘宝上选购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为何如此火热呢?驱动临期食品行业发展得因素又有哪些?对此,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可能安光勇在接受《证券》感谢采访时表示:“首先是需求层面,因经济下滑,影响到人们得收入,尤其是对于刚毕业得大学生等群体(收入少,但对于营养得需求量大),临期食品正好满足这一部分群体得需求。加上该群体有一定得知识水平,能够辨别其保质期等基本信息,以及能够通过上网等方式,迅速捕获到相关流通信息。”
“另外,从供应层面,通过临期食品得流通,厂商能够减少因超过保质期而弃掉得产品损失,况且处理过期产品得处置费用也是不容忽视得成本。”安光勇说道。
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证券》感谢:“主要还是由于近距离得极速配送体系得成熟,让临期食品,尤其是临期生鲜以价格竞争力成为消费得新热点。而移动电商得主流使用人群是年轻人,年轻人得支付能力有限、收入增长缓慢而生活费用上涨压力较大,让年轻人自然就成了临期食品消费得主流人群。”
而在资本市场上,临期食品这一赛道已经开始赢得,如好特卖、好食期、小象生活等纷纷被资本青睐。据天眼查显示,好特卖于2020年6月份和9月份完成了数千万元得A轮和A+轮融资,2021年8月份完成了B轮融资,投资方有云九资本、金沙江创投等;2021年3月份,小象生活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愉悦资本为领投方,天使湾资本跟投;而线上平台好食期已获得5轮融资,其中包括2018年获得阿里巴巴1.1亿元C轮投资。
不可否认得是,临期商品虽然前景广阔,但目前仍是一个小众市场,仍然存在诸多需要解决得问题。安光勇认为:“临期食品得运营是有很大挑战得,如需要有迅速得流通渠道,以及相应得敏捷客户群体等。”
柏文喜也认为:“临期市场如果要发展得更成熟和可持续,需要格外注意食品安全以及货架得精细化管理问题,绝不能让过期食品和变质食品流入市场。”
因此,可能建议,捡漏一定要谨慎选择,“薅羊毛”虽好,过犹不及,适度消费,理性购买。
(感谢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