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本地资讯 » 正文

个性鲜明自题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4 19:26:49    浏览次数:264
导读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陆游,晚年将书屋取名“书巢”,读书有味身忘老。 “佩苇遵考训,晦木谨师传。”朱熹述志联。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明末王夫之,抗清失败后隐姓埋名,发愤著书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陆游,晚年将书屋取名“书巢”,读书有
味身忘老。

“佩苇遵考训,晦木谨师传。”朱熹述志联。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明末王夫之,抗清失败后隐姓埋名,发愤
著书,表现其不随波逐流,宁死不贰的品质。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明末郑成功。

“咬住几本有用书可充饥;养成数竿新生竹似儿孙。”清郑板桥,表明自己发愤读
书的志向,酷爱新竹的情趣。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郑板桥集杜甫《登楼》,表明自己冷眼观
世事的清闲。

“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清纪晓岚,生活洒脱的真实写照。

“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于教子;寡智乃能习静,寡营乃可养生。”清蒋士铨,表
明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读书心细丝抽茧;练句功深石补天。”清张迁济,表明了严谨的学术思想。

“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清代考据家阎若璩从小口吃,又
很愚钝,但勤奋好学,写此座右铭。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联“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曾和鲁迅合
编过《奔流》的郁达夫,在他的浙江老家的堂屋里,挂有他的手书对联:“绝交流俗因
耽懒;出卖文章为买书。”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曾为清末进士。他在北京作了六年官,有一年他自撰门
联一副,写道:“都无做官意;惟有读书声。”表明了自己无意功名利禄,而钟情读书
做学问的心情。

范文澜先生曾撰一门联,被作为治学箴言而广为流传,其联为:“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告诫我们要治学严谨,为文不空。

夏丐尊二十年代初任教上虞春晖中学时,家住白马湖畔,他撰写了两副对联分别贴
在门前和挂在堂屋里,门前的一副是:“青山绕湖;白眼看人。”
堂屋里的一联是:“端居媚幽独;结习惯平生。”

这两副对联反映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态度和耿直的性格。

一九二一年,何叔衡在长沙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当时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写了一联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

梅兰芳先生对京剧艺术精益求精,为京剧四大名旦之魁。他博采众家之长,对于自
己的艺术实践总结出两句话,用对联的形式挂在其书房壁上:“看我非我,我看我,我
也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甘为春蚕吐丝尽;愿作红烛照人寰。”孙敬修,我国大名鼎鼎的老播音员,著名
的儿童教育家。他把此联写在斗室里的枕头旁,时时鞭策自己。

作家老舍先生,不仅作品多,而且质量高,他对我们讲过,你们别光看我那几百字
的一篇小文,还要看到我纸篓都满了。他写作严谨,尽力气改了再改,不通畅的地方,
就从头另写,他给自己写过一联:“付出九牛二虎力;不作七拼八凑文。”

徐悲鸿生性倔强,曾拒绝为蒋介石画像,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骨气。他艺术上不因
循守旧,追求并创造了一代画风,凡拿定的主张,务求实现,不妥协、中止,他自写了
一副自描的对联:“独特偏见;一意孤行。”

“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撰。意思是说,如果
把名利看得象一杯清水那样淡然置之,那就能够领会恬淡宁静的生活的乐趣,觉得农村
中的一杯清茶比一盅名酒还要香醇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