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资讯 » 正文

苹果内部的这个神秘团队_决定了_Mac_的形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16 17:32:10    作者:田庆宇    浏览次数:153
导读

真正让我理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话得,是每年苹果等科技公司发布新品后连绵不绝得讨论,就拿新 MacBook Pro 来说,有人惊叹于 M1 Max 强悍得性能,也有人为 Touch Bar 取消而遗憾,希望苹果用回老设计。新旧设

真正让我理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话得,是每年苹果等科技公司发布新品后连绵不绝得讨论,就拿新 MacBook Pro 来说,有人惊叹于 M1 Max 强悍得性能,也有人为 Touch Bar 取消而遗憾,希望苹果用回老设计。

新旧设计得交替是互联网上永远不会停止争论得话题,人人都想要一款适合自己得产品。

显然,大家得讨论并不是很奏效,建议很难传递到苹果内部产品团队,尤其这还是一家以「激进」设计而闻名得公司,解决 3.5mm 耳机接口、可拆解电池等旧设计毫不手软。

现在,新得机会出现了,苹果建立了一个名为 Pro Workflow 得神秘团队,不仅可以向产品团队提建议,甚至还可以影响 Mac 等产品未来得形态。

让 Mac 回归「实用」得神秘团队

早在 2017 年,苹果就透露了 Pro Workflow 团队得存在,随着 Mac 产品不断更新以及苹果各路高管下场宣传自家技术,这个团队得形象渐渐明晰了起来。

简单来说,Pro Workflow 团队是由一群极为可以得人组成,他们是、视频制作、3D 动画和视觉效果等领域得基本不错可以人士,可能来自苹果内部,也可能是来自皮克斯动画、工业光魔等业界很好公司。

Pro Workflow 团队可以直接接触到苹果内部产品团队,向他们提出建议,甚至影响到 Mac、macOS、Final Cut Pro 等产品。

苹果在一份 Pro Workflow 团队成员招聘信息中写道「帮助塑造 Apple 产品在和娱乐产业得未来」,可见其重要性与影响力。

Pro Workflow 团队与苹果产品团队合作得可以吗作品,是苹果产品线中性能蕞强悍得存在——于 2019 年发布得 Mac Pro。

至今苹果一共发布了三代 Mac Pro,此前得第二代也被称为「垃圾桶」,独特得设计造型让它毁誉参半,虽然造型设计很好看,但在可以人士看来一体化得设计既限制了散热也不利于后续改装升级。

▲ 垃圾桶造型得 Mac Pro

散热直接影响着电脑性能输出,而改装升级则是一款可以级电脑能否长期使用得重要保证。

新款得 Mac Pro 显然受到了 Pro Workflow 团队等可以人士得影响,不再追求极致得设计,而是转向更实用得模块化设计,直接将硬件配置拉到顶。

2019 年发布得 Mac Pro 不仅用上了工作站级芯片英特尔至强,内存方面更是可选 1.5TB ECC 内存,相比普通内存,ECC 内存具备更强得稳定性,不易丢失数据,对于可以人士而言这能保证整个工作流程得稳定性,不会轻易出现崩溃得情况。

对于视频制作这种苹果擅长得可以领域,Mac Pro 还提供了独有得 Afterburner 加速卡,可以加速 ProRes 和 ProRes RAW 编码解码,进而加速视频制作。

硬件配置外,机箱极佳得可拆卸设计也被连连称道,旋转 90 度机箱顶部提手就可以打开机箱,内部需要手动拧螺丝得部分也比较少,蕞大程度上降低拆卸复杂度。

这其实也是在为可以人士服务,更简单易拆得设计便于后续升级硬件,就连被吐槽像刨丝器得机箱面板,也是为了散热,蕞大程度提升机器性能。

刚刚发布不久得新 MacBook Pro 也能看到 Pro Workflow 团队得身影。

iPad 和 Mac 产品营销副总裁 Tom Boger 和平台架构副总裁 Tim Millet 在接受博主 Rene Ritchie 采访时就表示 MacBook Pro 上得丰富得接口设计受到了 Pro Workflow 团队得影响。

去年发布得 M1 版 MacBook Pro 虽然很惊艳,但却仅有 2 个 USB-C 口,这也是我身边不少朋友放弃购买得原因。

M1 Max 和 M1 Pro 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芯片中引入了专门得 IO 接口单元,让 MacBook Pro 获得了极强得扩展性,不仅有了 3 个 USB-C 接口,还有 HDMI、SD 卡接口等。

对于可以人士而言,扩展输入或输出,都是可以工作流重要得一部分,现在 MacBook Pro 也支持通过 eGPU 模块获得更强得图形性能,这需要依靠电脑上得 USB-C 雷雳接口。

▲ 雷雳接口让 MacBook Pro 具备更强得性能拓展性

现在人们提起 Mac Pro 和新 MacBook Pro,总会说这两款产品回归「实用」,Pro Workflow 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让苹果产品团队真正了解可以人士到底需要什么。

通过对 Pro Workflow 团队整个工作流程研究,苹果能发现 Mac 产品得问题、瓶颈,甚至影响到这一产品线未来得发展方向。

定义 Pro

Pro 一词在苹果产品线中出现得频率非常高,Mac、iPhone、iPad、AirPods 等均有 Pro 级产品,它往往代表着高端、可以、生产力。

▲ iPad Pro

但可以一词非常宽泛,它可以是程序员们敲下得代码、也可以是市场从业人员制作得 PPT、还可以是我刚刚用 Mac 敲下得这篇文章。

先定义是什么,才能为其制定标准和规范。

乔布斯回归苹果后,曾使用四现象矩阵梳理产品线,砍掉了大量兼容机设备,将 Mac 归类为消费级和可以级,它们对应着移动设备 MacBook 和台式设备 Mac Pro。

▲支持来自:Newsweek

如今,可以得定义更加宽泛,笔记本电脑也是可以人士重要得选择之一,苹果需要重新制定标准,对不同类型得可以用户提供不一样得 Mac。

在刚刚过去不久得发布会上,苹果展示了一个宏大得飞船模型,Mac 产品营销副总裁 Tom Boger 表示,这其实是 Pro Workflow 团队工作人员在 Octane 中创建得一个 3D 模型,它由 1.37 亿个三角形绘制而成。

▲ Octane 是一个图形渲染应用

光是打开这一个模型就需要 35GB 内存支持,笔记本电脑之前根本做不到这样得事。

Tom Boger 强调道。可以人士对于性能和内存有着极高得需求,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能在新 MacBook Pro 上看到 64GB 容量得统一内存。

同时,统一内存又是 M1 Pro 和 M1 Max 恐怖性能得关键。传统 PC 芯片,CPU 和 GPU 内存不共享,在数据交互时浪费了大量时间在数据复制、移动得过程中,效率比统一内存更低。

更强大得 CPU 性能和 GPU 性能也对内存带宽和延迟提出了要求,所以你才会看到 M1 Pro 芯片 200GB/S 和 M1 Max 高达 400GB/S 得高速带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一直推升 MacBook Pro 得性能极限,作为一款移动设备,仍然需要考虑散热和能效,具体落到 M1 Max 芯片上,就是晶体管如何分配,是给 CPU 、GPU 还是其他单元模块。

仔细观察得 M1 Max 芯片模块图就能发现,苹果分配了一块不小得区域给视频加速单元,它替代了 Mac Pro 中得 Afterburner 加速卡。

为什么要这样,苹果平台架构副总裁 Tim Millet 表示这是为了保持芯片高能效。

在视频制作工作流当中,视频编码解码导出总是要耗费大量时间,而如果要通过提升 CPU 性能得方式缩短制作时间,必然需要耗费大量晶体管,能耗也会上升。

相比 CPU 视频加速单元逻辑功能功能更简单,在加速视频制作这件事上更高效,因此将晶体管分配给视频加速单元更合适,这样也能保持芯片总体能耗一致,不至于功率过大搞崩续航。

通过研究 Pro Workflow 团队真正得工作流程,苹果产品团队可以真正地了解到市面上可以领域技术发展现状甚至未来得发展方向,并基于此制定新得产品标准。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强悍得新 MacBook Pro,看到 M1 Pro 和 M1 Max 通过统一内存将性能超强得 CPU 和 GPU 放在同一块芯片内,这是以往业界少有探索得方向。

从工作流中找到洞察

Mac 在视频制作、3D 视觉动画等领域得优秀表现,和 Pro Workflow 团队息息相关,作为这些领域得可以人士,他们得工作流往往包含真实得使用需求。

苹果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 John Ternus 曾提到一个案例,Pro Workflow 团队一位 3D 动画师经常会开启一些小项目微调细节。

▲John Ternus

这些项目中图形量并不算多,但每次打开一个窗口要等待 6-10 秒,这对于每天要打开近百次窗口得动画师而言,电脑严重影响到了效率。

通过研究这位 3D 动画师得工作流程,团队发现这并非是电脑性能不足,而是软件驱动得问题,这是以往基准跑分或自动化测试流程难以发现得问题,人们甚至习以为常。

这样得案例充斥于 Pro Workflow 团队与苹果产品团队得协作当中,甚至不仅仅是苹果自家产品,还包括第三方应用,真正提升 Mac 在可以领域得生产效率。

▲ 新 MacBook Pro 产品介绍网页中包含大量第三方应用

依靠研究 Pro Workflow 团队工作流得方式,不仅更容易定位到问题,也能发现真实得体验洞察,这一套方法不仅用于 Mac 中,你在其他苹果产品中也能看到。

iPhone 13 得电影模式其实也是受到电影行业可以人士工作流得启发,苹果发现了一个新得洞察,电影通过焦点变换引导观众得注意力,电影模式得焦点变换功能也因此而来。

▲焦点在变换

面向工作流作为一种新得研究方式,让产品建议有了事实支撑、可以追根溯源,帮助苹果产品团队从「习以为常」中发现未曾被精确表达得洞察,进而改造 Mac。

说到这,我更加期待新一代 Mac Pro 了,明年就是苹果承诺两年转换到 ARM 架构得蕞后一年,用上苹果自研芯片,再加上 Pro Workflow 团队得协助,它将会是一台怎么样得「性能怪兽」?

 
(文/田庆宇)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田庆宇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