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经验 » 正文

桂北 那高高的越城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0 22:35:46    浏览次数:387
导读

广西桂北山区,有座叫作越城岭的山脉,南北走向,纵跨湖南广西边界。越城岭属于五岭之一,五岭也叫南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由于海拔最高的山峰猫儿山和真宝鼎都在越城岭,所以越城岭是五岭之首。著名诗词

广西桂北山区,有座叫作越城岭的山脉,南北走向,纵跨湖南广西边界。越城岭属于五岭之一,五岭也叫南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由于海拔最高的山峰猫儿山和真宝鼎都在越城岭,所以越城岭是五岭之首。著名诗词《长征》就提到这五岭,红军湘江战役后撤退路过越城岭的舜皇山一带,这次战役是整个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损失最大的。越城岭具体地理位置在广西的全州县和资源县之间。此山脉虽然巍峨但不是那么神奇,而且有着红军历史上痛苦的记忆,所以处于地理认知边沿地带。不过位于此地的天湖水电站,在现代工程界却是比较著名,因为它是亚洲最高水头的水利发电站,水头近2000m高,从水库取水用管道引到山下电站发电。
慕名天湖库区,也想看看桂北以及越城岭大山,所以计划走一圈。高德地图搜了一下,有一条跨越此山脉的道路,部分为乡道Y221,意味可以通摩托车或微面。估算长度约80公里不到,用我改装的电动自行车一天或二天可以穿越。自己改装的这台电动自行车,是用16吋折叠车改装的,后轮改为内变4速脚踏,1挡可以脚踏上30°陡坡,4挡时可以与普通自行车竞速;前轮增加电动功能,经测试,可以助力跑70公里没问题。带上帐篷睡袋于是出发。

折叠车包装后通过安检顺利进入火车站


搭乘动车到桂林北站。在火车北站转个弯到汽车北站,在路边等到资源的大巴车。在路边等车可以省却进站的检查和购票的麻烦,还可以省去5元,当地人都这样干。30元乘大巴到资源县,一路上坡。在车上感觉这条道路恐怕是全广西最差的,路窄弯道多不说,路面缺乏维护已经损坏,水泥路变成砂石路,行车颠簸。汽车扬尘把两旁的树木和草都覆盖了一层灰色,已经没有绿树青山的景色。大巴到县城后天色渐暗,没有车继续北上到梅溪镇了,于是住下“商务宾馆”。现在的私人旅店都升级为这个名称了,不过内部是有提升。然后找油茶吃。
想象中,桂北地区寒冷的缘故普遍吃油茶,象恭城、全州一样,这里也可以吃到特色油茶。但是没有找到,当地人说这里不吃油茶,当时感觉有些奇怪,越城岭把山两边的习俗都隔开了。确实也是,这里地理上更靠近湖南,但当地人讲话好口音接近桂林腔。而全州那边简直就象在跟湖南人讲话。吃不上油茶,快餐倒是便宜,8元足矣。买了一些进山二天吃的食品后,回到汽车北站附近的“商务宾馆”跟老板聊起来。老板知道我要从这边翻山去全州,感觉稀奇并有担心。老板老家是咸水口村的,说进山的路就从这个村开始,小时候上去过天湖水库,步行6个小时,现在不知道路况如何。老板还一再说一个人不安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遇到坏人怎么办等等。他老婆倒是不认同,与他争了起来。这当头,头发长的倒比头发短的勇敢,我不仅赞同而且肯定明天一早一定勇往直前。
早晨买一碗煮粉只要5元,站一会等煮米粉这会儿时间,手脚是有凉飕飕感觉,老板娘特意叫坐那张有电烤炉的餐桌吃。吃完米粉后到汽车站乘车到咸水口村,车费9元。车站里不要什么安检,也不看什么身份证,售票员再三交代司机,在咸水口村记得叫我下车。车开后一路上不时有路边村民招呼上车,上车后不见有人收车费,司机照常开车停车,车费估计到梅溪镇下车时司机再收取吧。看来这里秩序还好,没有逃票的。咸水口村就二人下车,这里离梅溪镇还有1元钱的路程。下车后看到乱七八糟的建房,和熙熙攘攘的人似乎已经有镇的感觉,还有很多工程车辆穿梭往来。解开包装开始装折叠车,旁边有个黄头发青年一直好奇看我将一堆铁变成一辆小单车。小商店买了一包烟备用后,按店主指引开始前行。看了一下时间,上午快10点。


离店走几十米就过一座小桥,从桥上可以看到即将开通的兴安县到资源县的高速公路。这也是我马上要爬上去的地方,够高的。


泥路湿滑,坡度不小不能骑行,一路推上去。约莫20分钟钟推到这里,可以俯瞰咸水口村。再上去一公里就有乡村水泥路。


水泥路况还不错,心里一阵窃喜。我们广西这几年搞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不仅实惠了农民们,也给我们旅行者带来好处。这个路况骑行三、四十公里电助力上坡三个小时足矣,下午3点左右就到山顶天湖库区了。然后或者安营扎寨等待晚上看银河系星星,或者马不停蹄下山三、四十公里二个小时到全州才湾镇。不过还是盘算在山顶过夜,要么带的睡袋帐篷不是白带了。于是慢腾腾悠哉悠哉的骑行。
这路旁一捆一捆的是细竹,村妇说是有人来收购,30元一捆,已经卖有十年了。再一问细竹做什么,回答说就不知道了。也好,简单生活,容易满足。


路旁还有不少这样的小洞,有一些还装上木门。一个全身劣质戎装的老农老半天才回答说是用来装红薯的。看来这里的社会风尚还是纯朴,资源县城那个“商务宾馆”老板的担心是多余的。


原来这些水泥路都是扶贫援建的。坐着的这位老农说,是去年才修的路,自己一个月扫二次马路,再适当修路边水沟,每月600元。当问到上面二级路通后,这条路都可以不要了还修那么好浪费了。老农回答说,上面那条路还不知什么时候修好,都换了四个老板了,还早呢。

这里应该贫困,一路没有看到什么水田,连一亩大的水田都没有看到有。这一串梯田最大这块也就二分地不到。

这块道路转弯处挤出来的二分水田,今年没有种植水稻,荒了。


为数不多的大块水田看来也荒了。这块估计有一亩多的水田已经被修路沙石掩埋不知用来做什么。

上面扶贫桥照片里也有这样的塑料大棚,周围还有太阳能灯。

里面却是这情景,长满了长长的杂草。


问了一下情况,得到的回答太凄凉。说是老板用扶贫款建的,建来种蔬菜。老板得钱就不管了。我们也不愿意种,好麻烦,要施肥、打药水、淋水等等护理多。得钱也不种,现在我们每亩还得700元。扶贫项目废了,扶贫公路标志碑也掉这里了。路段是:咸水洞至杏子坪。

国家除了有扶贫政策,也有帮农措施。这个就是一种,但是这冷冰冰的大门,也没有联系方式和,为民服务的宣传栏也没有。倒象一个官办机构,哪管你爱来不来。


这个不错,落到了实处,偏僻乡村能也看到这个,新农合医疗已经深入。张榜告知,而不是有好处你传我,我传他那种既得利益方式。

为数不多见的老房子,门口挂有帮扶联系卡。这是一户贫困户,老人已经78岁。问经老人得知,每月有120元的养老金,但是没得到手,被扣去抵儿子的养老保险了,因为儿子不去交养老保险。听到这很诧异,国家蛮多好政策到下面就变味,比如还有前面的扶贫大棚。


这个房子的下边有一个水渠,原来是一个小水电站发电房。这所电站出来的水比山谷小溪的水还多。水从高处就截流到水电站管里,所以流经自然沟溪里的水自然减少。


发电房内部。这里两台发电机组,只有一台发电。这里一个女工说,她的工资不少于三、四千元。哟,看来不错。还说这个电站的电不是供附近,而是并入国家大电网。这个说法可能不对,以前就知道小水电的电流电压和频率都不稳定,不会并入国家电网的。也可能这些年小水电供电质量有改善。看这发电房内部乱七八糟,估计不会进国家大电网。
这里农户用电,最低3毛一度电,超过定量是5毛计价


过了咸水洞村上一小段二级路后,沿左边这小路就没有水泥路了,全是这样的土路。图片这段还好,其他多数路段没这么平,都是磨滑了的石块凸起路面,坡度也明显陡峭了。时间已经是中午1点多,又推车走吧。

中午吃这个,是主食,另外还有苹果、火腿肠。营养搭配没有问题,但是这块东西的味道却不好,越吃越难吃。食品厂的配味不知是按谁的标准,就是按江浙上海一带饮食口味配,也比这个味道好。想想我们的子弟兵若靠这个填肚子,会节省很多粮食,当然力气也会缩短节省。

在二级路上午餐时,看到正在钻芯检测路面混凝土质量。这是钻芯机器,架子上一台汽油发动机,带动钻头钻孔取样。这里的工程技术人员告诉我,从这里徒步往天湖水库走要三个小时,看我这样只有推车,五个小时都到不了。现在时间是1点多,6点到不了。没事,推车走,推不动还有电助力,有吃有睡的。
往大山远处望时,看见山上植被分布,有点象谢顶的人,山顶是低矮稀疏的灌木或草,枯黄色;下面是树林有些是针叶林,绿色。这两部分界限明显。那些只长草的山顶就是天湖库区,山越高植被就越少越矮,景色有些象新疆的天山。

路越走越陡。上午10点开始上山,一直是小电量助力骑行和推车,到现在接近下午3点已经走了5个小时。在问村民确认这间房子是距山顶最后一间,再往上还有一个小时多的路程后,犹豫着是否继续前行还是这里住下。住下的主要原因是担心电池电力不够维持后面2、3个小时的路程。虽然一个小时可以到山顶,但在库区往来肯定还需要1、2个小时再下山,还有不确定因素。所以电池电力是个问题,70多斤重的行装靠纯体力推行上坡没必要这样做,旅行应该就轻松一些。但是又不甘心3点多就住下浪费了离天黑还有3小时的时间,于是还是继续上行。又推了20分钟路程后,电量显示还剩1/3的电,估计再40分钟到山顶后电池就没电了,后面的路程还会有上坡,没电是难继续走的。于是回头下山。
下山途中遇到图中这间房屋户主骑摩托上山,他鼓励我继续走。我告诉他今晚住他家,明天再走。他告诉我自己进家先休息,一下他就回。
下山很快,骑行几分钟就到了。进了院子,房门是开的,主人不在还是不进去好。人走了连门都不关,传说中的“夜不闭户”现实版。在等他回来的空隙时间在附近看看。


几近干涸的小溪,早已废弃的石桥。在后来与户主夜聊时,他曾有利用此地离新建的旅游二级公路不远的条件,将家门建一个农庄接待旅游客人。我则建议他,山道有了,树林也有了,就差水了。好好利用这条小溪,改建成象梯田一样的一串水池,环境应该就绝美了。资金可以向水库要,他们截断了大部分水源,要走了原来属于这里的自然资源,影响了原来的自然环境,你们现在意识到了,可以提出。


沧桑老树。


还有沧桑老妇。60多岁了还在体力劳作,南方的农村妇女勤劳辛苦。北方农村的妇女主要做家务活,在家里折腾着各种饺子,或可做可不做的针线活,再不就是唠嗑油盐酱醋。

土路旁沟坎下的冰块。看了这冰块才知道这里的寒冷。一路推车运动消耗体力不感觉到有这么冷。

图中左下角那白色也是冰,老远就看见了,原先还以为是岩石。图中部有一点象是彗星的东西,无声无息移动着。是飞机,白色是低压气流。鸟在空中飞翔也会形成低压气流,大雁的人字飞行方式,就是其它大雁利用头雁飞行的低压气流飞行可以减少阻力。我高速路开车也是喜欢跟在大车后面,省油,呵呵。

户主回来后,我们聊了很久。知道他有二个小孩分别在资源县和梅溪镇里做工也买了房子,老伴则在那里带四个孙子,就他自己一个人临时在这山里住。三天两头骑摩托往镇里儿子家跑。
我问他快60了以后骑不了摩托了几十里山路还跑么。
他回答说住山下镇里儿子家去不骑摩托了。
这山里房子呢,谁看?
空着,没办法。
其实这房子也基本是空的,里边全部是不象样的东西。租给修路的工人住,路修好了人也走了。他若也一走,房子空个一茬半年后跟下边这图里的房子没啥差别。

继续与户主交谈
你家下面看到一家是木头老房子有一个老人住,是贫困户,老人说养老金没有得到。
不好说他家,我若不起这房子,也是贫困户,贫困是看房子不看其他情况。
修路征地得补偿了吧。
不多,3万一亩。这里的地不值钱。
有退耕还林么。
有,一亩每年300斤谷子,水田才有。一家没几亩的,所以钱很少的。
田没了副业呢
有竹子、中药、木头。靠这些也够生活的,但是要勤劳些。
这些年跑过许多农村,对农村建房有看法,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零散乱建。象图中独一户散建在山上,仍有不少。其实这样单独建设很多方面对自己不利。首先是道路不好修成本大,不可能为你这一户修水泥路;还有供水管、输电线也是一样,都要单独修。再就是隔阂,没有邻居或邻居远,在家里就剩下老人妇女在家的当今农村,互相照应就很不方便。学童前的小孩成长也不利。
二是建房贪大贪洋气。新房几乎都是二层以上,面积三四百平方米,外墙漂亮的面砖。其实这样建房炫耀意义不大,还浪费钱财。大道理不说,反正在农村看到的是,有人住的房子里不会超过3个人,另外普遍村里有1/5的房屋没有人居住,以后空房会更加多。而且无人住的房子陈旧会加快。
这一晚的交流,户主对自己这房屋和上百亩的山林土地现在都有了担忧,对将来更是无奈和无底。自己年老以后在山下镇里住下后,很难上来一次的。儿子也没兴趣在山里生活,孙子们将来是城里人更加不来山里。房子若不办农家乐肯定是空的了,山林土地委托别人照看也不会放心。对我所说的土地流转可以保护自己利益,感觉可能还现实一些,就看怎么运作。就怕又还是前述塑料大棚的结局。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