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本地资讯 » 正文

想要提升自己?先远离这5种思维特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3 00:51:05    浏览次数:203
导读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与某些人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甚至觉得有理说不清。其实,是他们落入了一些思维陷阱。这些思维模式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你可能跟它们共存了几十年,熟悉到你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思维上存在着这样的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与某些人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甚至觉得有理说不清。其实,是他们落入了一些思维陷阱。

这些思维模式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你可能跟它们共存了几十年,熟悉到你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思维上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但是日积月累之下,这些思维陷阱对你的潜移默化的伤害大到无可想象。甚至可以说你现在面临的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源于这些思维缺陷。

最近因为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开了专栏,我发现有好些读者都掉进了5种思维陷阱。他们的评论和私信展现出来的思维模式真的让人很心累,我开始尽量不回,到后来也尽量不看。

因为真的太难受了!沟通起来太费劲了。

我有一种感觉,跟这些人聊天你真的会陷入无边无际的“战争”中去,让你有劲使不上,活脱脱累死,然后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得到、也什么都没改变。

曾经有一个IT专家说过:“你只需要1/7秒就可以把信息发往全世界,但是却需要好几年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我发现一个人在某个问题上的想法越是固执、偏见越深,他对这个问题就越是容易养成思考惰性,因为他已经对这种思考方式和想法产生路径依赖了。而且他会因为反复的使用这种思维模式,不断强化自己的偏见认知,越走越深。

例如前一段时间,有平台发布了介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张首晟发现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的文章,好多无脑喷就在下面狂喷为什么国家培养了你,你要去跪舔外国人?而对于这项革命性的物理学发现,一个关注的都没有。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认为张首晟的成果极具革命性,很可能获得诺奖。无脑喷就在下面评论杨振宁迎娶翁帆的旧事,也顺带扒出杨振宁当年学成没有回国的往事一顿狂喷。

这些用户对待类似问题都会使用同一种带偏见的思考方式,给出非常雷同的答案,而且会不断强化这种偏见。

越是层次低的人就越容易跳进思维的舒适区里,开脑洞、头脑风暴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讲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他们宁可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开启无脑喷模式,也不愿意尝试去创造任何与众不同的东西。

好多人正在丧失“主动性”,他们成了自己问题的围观者,如果没有人来教自己该怎么做,那他们就会日复一日的与自己的问题共存。

表面上看他们每天都在为自己的问题焦虑,但是他们并不会真的去思考自己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该怎么解决问题。

他们对一件事的知识来源于意见领袖,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来自于意见领袖,甚至他们要决定爱不爱自己的男/女朋友也要先看看那些情感博主怎么说。

举个例子,越来越多的人在说自己是佛系青年,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人”。至于是不是要改变、怎么改变这样的问题,就不是他们要思考的了。好多人只会等待某些意见领袖叫他们怎么想、教他们怎么做。

这就很像社会心理学上讲的“围观效应”:围观一件事的人越多,你就会越觉得该由别人出手去解决这个问题,越认为在场的每个人都对这件事有责任。

你宁可等待别人来给处解决的办法,看看这个怎么说,看看那个怎么说,可就是自己不愿意去思考、去尝试,因为你就是自己的围观者,在等待那个见义勇为的人伸出援手。

如果没有人伸出援手,那你宁可在原地躺着。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