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为以下几个版块来分享
1、以前都有哪些“风口”
2、“风口”于哪儿
3、如何抓住“风口”
(一)以前都有哪些“风口”
在猪八戒网工作一段时间后,养成了洞察行业热点得习惯,比如我会所谓得“风口”,大致如下:
2010:社区 天涯、豆瓣、人人风风火火
2011:团购 衣食住行都能团购,拼单成了生活日常
2012:垂直电商 团购完又做垂直电商,总之就是让人买买买
2013:数据 好像拥有大数据就拥有了全世界
2014:P2P 所有人得目标转向了用户得钱包,这个15%得利息,那个送iphone
2015:O2O 外卖、美甲、按摩、保洁;什么都能O2O
2016: 鼻祖meerkat一夜间爆红
2017:共享单车 ofo、摩拜、小蓝单车、永安行
2018-前年:短视频、带货 成为一时之间互联网公司抢占得风口阵地
上年:社区团购
(二)“风口”于哪儿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任何事物得存在一定有其原因,就“风口”而言,普遍是底层出现一些变动,这些主要表现为
1、人口结构变化,比如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婴儿潮
2、China政策支持或打压,比如出台二胎政策,打压垄断,比如2021年得教育行业施压
3、爆发某种社会现象或意识形态发生改变,比如00后和90后在消费观层面发生明显变化
4、技术出现重大升级,比如曾经得智能手机普及带来了互联网移动化一系列机会,比如接下来得5G可能会带来又一波得行业机会
每一种底层变动得背后,往往意味着行业机会随着发生变化,这些动荡则会引发“风口”
(三)如何抓住“风口”
明白了“风口”从何而来,就懂得通过什么找风口了;同时,由于公司实力和受众群体认知不同,虽然某些机会看似是“风口”,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
1、第壹象限+第二象限:不需要花时间和资金教育用户得情况下,直接花重金“砸死”对手;就算需要花时间和资金投入去教育用户,也有足够得资源支撑;所以,处于这两类象限得公司,一旦在出现政策、经济、意识形态、技术升级,往往可以在内部成立团队,加码投入,抓住“风口”;这也是为什么行业爆发新机会时,能成为“头部”得,往往是大厂。
2、第三象限:面对一个新市场,往往需要1-3年甚至更长得时间来教育用户,这代表需要较大得资金投入,如果没有资金,建议可在实力雄厚得公司已基本教育好用户得习惯得情况下,再考虑入局。
3、第四象限:此时用户已被教育好,比如2016年得大家已基本愿意通过app来打车,但此时也是大厂之间得交锋时刻,建议可以避开巨头得优势领域去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