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币圈小白自述:我的“血泪”投资史
最早听说比特币是上大学的时候,当时看到一个新闻:美国的一个男子把一块价值50万美金的硬盘扔进了垃圾桶,这块硬盘上放了几万个比特币。这块硬盘连同垃圾一块儿被运输到了垃圾回收站,男子去垃圾回收站翻了三天三夜也没找回。
当时,还在上大学的我就当谈资跟同学说:这一块硬盘价值百万啊。然后就呵呵一笑,就没有然后了。我只看到这块硬盘价值百万,却并没有深入了解是什么让这块硬盘价值百万。
错过
上班后手里有了一些闲钱,开始接触投资。当时对比特币最粗浅的认知就是:这不过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绝对不能碰。
这个认知也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大概是觉得价格涨的太离谱了吧。然后我就真的两年没去碰它,不去关注也没有去研究。
它无法像股票一样去分析这家上市公司的财报、基本面,也跟那些古董收藏品不一样:它看不到,摸不着;跟现实中的投资标的也太不一样了。这个东西居然会1000多美金一个,现在居然涨到了3000多美金(这是后话了)。
现在看来,当时对一些新事物的心态不够开放也不敏感,固守自己的认知,没有深入思考事物背后的本质和价值。
认识
今年3月,才开始真正关注数字货币投资这一块儿,当时战战兢兢买入了一个比特币,买入价格大概7000RMB/个。那时对比特币、区块链、数字资产这样的概念还很模糊。
数字货币,维基百科是这样解释的: 数字货币(英语:Digital currency,又译为数码货币)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货币也不一定要有基准货币和银行。它不同于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货币,因为它能被用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易,而不局限在网络游戏中。 早期的数字货币(数字黄金货币)是一种以黄金重量命名的电子货币形式。现在的数字货币,比如比特币、莱特币和PPCoin是依靠校验和密码技术来创建、发行和流通的电子货币。其特点是运用P2P对等网络技术来发行、管理和流通货币,理论上避免了官僚机构的审批,让每个人都有权发行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