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中心提示,我国已进入流感高发季,病例高于过去3年同期水平。
孩子病了就要去医院。带娃看病时,你会不会语无伦次,无法准确回答医生的提问?
短暂的就诊时间里,医生可能无法发现孩子咳嗽、腹泻等,如果家长描述不清,就会影响医生的判断。
其实,你只需记准7个关键词,见了医生,就能做到言简意赅、准确描述病情。
时 间
发病时间、间隔时间和恶化时间,对区别多种疾病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都有实际意义。
对于主要症状,家长应尽量说得准确,例如“腹痛、腹泻1小时”“咳嗽、低热1周”等,而“从奶奶家回来就发烧”“我下班回家孩子就喊肚子痛”的表述就不准确。
如果孩子是腹痛,还要明确指出腹痛的准确部位,疼痛的程度,疼痛的性质(如绞痛、闷痛、胀痛),什么情况下疼痛会更严重(如紧张、吃东西等)。
体 温
如果就诊前已在家测过体温,应说明是什么时候测的,共测过几次,最高多少。建议详细记录体温的变化情况,以便就诊时出示。
如果还没来得及测,可在候诊时测量。没有条件的可用手感,以有点发烧、烫手、滚烫等词语,大概说明发热的程度。
还需注意孩子发热有无规律性、周期性以及手心、脚心、手背的温度差别,发烧时有无抽搐、身上有没有出疹子等其他症状。
状 态
孩子发病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其神志是否清楚,有无烦躁不安、哭闹、嗜睡、昏睡等现象。
以咳嗽为例,家长要说清楚孩子是连声咳还是单声咳,音调高还是低,是否有痰音,观察一下宝宝是早上咳嗽多还是晚上咳嗽多,是睡前咳嗽多还是刚醒来时咳嗽多。
不要笼统地以咳嗽多或少描述宝宝的情况,医生更愿意听到你说“宝宝每隔10分钟就咳几声”“宝宝一整天大概咳10次”等。
饮 食
许多病对孩子的饮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应向医生说明饮食的增减情况,间隔次数的变化,以及孩子有无饥饿感、饱胀感、厌食、停食等,并说明孩子的喝水情况——是口干舌燥而喝,还是总想喝水。
另外,还要说明孩子有无吃不洁食物及喝生水、吃剩饭剩菜等经历。
睡 眠
睡眠变化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睡眠时间,其次是睡眠的状态。是正常睡眠还是昏睡、摇叫不醒或是稍有动静就不能入睡,睡眠中有无惊叫、哭泣等。
对于婴幼儿,还要注意是否需要他人搂抱、抚爱才能入睡等信息。
大小便
如果孩子拉肚子,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大便的次数,大便的量有多少,大便的性状(如稀水样、米汤样、蛋花汤样),大便的性质(如黑便、黏液便、脓血便),粪便有无腥臭、恶臭或其他特殊气味。
如果还有其他症状,也应一起讲述清楚,例如孩子在腹痛、腹泻的同时,是否伴有发热、发冷、厌食、乏力、恶心、呕吐、鼻塞、流涕等症状。
病 史
包括孩子以前的患病史及家庭成员的病史。如孩子以前得过什么病,治疗效果如何,有无后遗症,吃过什么药,有无药物过敏史等。
有时还需向医生说明孩子出生时的情况,若孩子已上幼儿园,还应讲清有无其他孩子患类似疾病。
特别要说清孩子此次发病的可能诱因,如疲劳、受凉、过食及意外伤害等;此次就诊前还去过哪家医院,已服过什么药,剂量多少,以免短期内重复用药引起不良后果。
如果孩子的病情比较复杂,那就按照发病的前后顺序,把病情的发展变化,一一向大夫讲清楚。日常注意把孩子的病历、检查单据收集整理到一起,在叙说病情时,提供给医生,可减少不必要的抽血或X光线照射等重复检查。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
宝宝生病无法表达,因此陪同者必须是了解病情且能说清楚的大人,一般来2~3人即可。
最好给孩子穿方便穿脱的衣服,携带尿不湿、湿纸巾、水壶、玩具和宝宝饼干或水果条等,以安慰等待太久而烦躁哭闹的宝宝。▲
母婴智囊团
中湖南省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 马乐龙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部教授 刘黎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主管护师 唐慧
本期编辑:郑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