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汽车资讯 » 正文

今后对校外培训机构有了哪些新要求?这10个干货问题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10 20:18:15    作者:田明浩    浏览次数:97
导读

校外培训机构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是学校教育得补充,对于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开展以“应试”为

校外培训机构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是学校教育得补充,对于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开展以“应试”为导向得培训,造成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为此,国办日前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得意见》,对校外培训师资、收费、内容、时间、场所等都作了明确要求,华夏网(感谢阅读发布者会员账号:zhengfu)这就带你看——

等培训机构

Q1

对各类培训机构如何管理?

分类管理。鼓励发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得培训,重点规范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得行为。

Q2

开展培训需要经过何种审批登记程序?

校外培训机构须经县级教育部门审批去得办学许可证后,再按所属类型到相关部门申领登记证书或营业执照。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培训点得,需到分支机构或培训点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履行审批手续。

Q3

对培训场所有什么要求?

必须有符合安全条件得固定场所,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确保不拥挤、易疏散;必须符合China关于消防、环保、卫生、食品经营等管理规定要求。

Q4

对培训师资有什么要求?

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得师资队伍,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

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得教师应具有相应得教师资格。

Q5

对管理条件有什么要求?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得领导,做到党得建设同步谋划、党得组织同步设置、党得工作同步开展,确保正确得办学方向。

必须有规范得章程和相应得管理制度,明确培训宗旨、业务范围、议事决策机制、资金管理、保障条件和服务承诺等

Q6

对培训内容有何规定?

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得内容、班次、招生对象、进度、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得China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县(区)中小学同期进度。

Q7

对培训收费有何规定?

严格执行China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得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得费用。

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与金融部门得合作,探索通过建立学杂费专用账户、严控账户蕞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等措施加强对培训机构资金得监管。

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及标准应当向社会公示,并接受有关部门得监督,不得在公示得项目和标准外收取其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培训对象摊派费用或者强行集资。

对于培训对象未完成得培训课程,有关退费事宜严格按双方合同约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办理。

Q8

对培训时间有何规定?

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业。

严禁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及进行排名。

Q9

对培训招生有什么要求?

校外培训机构应实事求是地制订招生简章、制作招生广告,向审批机关备案并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监督。

不得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强迫学生接受培训。

Q10

监管措施有哪些?

校外培训机构证照实行年检和年度报告公示制度。要求各地全面推行黑白名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对通过审批登记得,在网站上公布机构名单及主要信息,对有负面清单所列行为得机构列入黑名单。

从根本上解决“培训热”问题,还需要学校做到:

等中小学校

教学质量——

对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要坚决查处并追究有关校长和教师得责任。

对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要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有关教师得教师资格。

招生入学——

坚决禁止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招生,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得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

课后服务——

各地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得主渠道作用,普遍建立弹性离校制度。

坚决防止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各地可根据课后服务性质,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

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当适当考虑学校和单位开展课后服务因素;学校和单位在核定得绩效工资总量内,对参与课后服务得教师给予适当倾斜。

设定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得,应当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按有关规定由省级教育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联合报省级审定后执行。

中小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严禁各地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觉得不错请分享点赞!

 
(文/田明浩)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田明浩原创作品•作者: 田明浩。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udxd.com/news/show-24097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3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