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科普 » 正文

过敏性鼻炎那些事,一次聊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5 05:18:48    浏览次数:275
导读

过敏性鼻炎,堪称秋冬季节最恼人的疾病之一,鼻炎一犯,连饭菜的味道都尝不出来,一定要善待身边有过敏性鼻炎的朋友,趁他们鼻子还通气,多请他们吃几顿饭,毕竟......这样的机会也不多。三九已至,千里冰封,万里雪

过敏性鼻炎,堪称秋冬季节最恼人的疾病之一,鼻炎一犯,连饭菜的味道都尝不出来,一定要善待身边有过敏性鼻炎的朋友,趁他们鼻子还通气,多请他们吃几顿饭,毕竟......这样的机会也不多。


三九已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们除了邀三俩好友小酌的幸福,奈何还有雾霾和鼻炎的痛苦。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风里喷嚏连连」,鼻塞,流涕不止,想呼吸而不能、欲仰面而卧却不可,望着一地的白纸如鸡毛,你此刻想向谁疯狂打call。


作为曾经的资深鼻炎患者,耿青霞大夫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过敏性鼻炎的那些事儿。


症状

首先来聊聊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易鼻塞鼻痒,遇寒遇风打喷嚏,清涕连连,甚则浊涕、黄涕、青绿涕,鼻粘膜苍白或水肿,严重者可伴有鼻甲肥大,鼻息肉等器质性改变。


成因


中医认为任何一种疾病都是内外合邪、两虚相感,意思是当你的身体处于虚弱和脾胃虚寒的时候,外界的风寒之邪更容易乘虚而入。


与脏腑的关联


和过敏性鼻炎相关的脏腑都有哪些呢?


1肺

宝宝出生之后都会拍一拍屁股,当他哇哇的哭出来之后,肺就开始工作了。「肺主呼吸,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肺在体表对应人体的皮肤毛孔,当皮肤受到外在的风寒邪气侵袭时,会引起毛孔闭塞,肺气瘀滞,进而出现鼻塞不通。


「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肺就像水坝一样能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肺气虚寒,对水液的调节失常,鼻涕会异常流出。


《黄帝内经·五脏别论篇》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心气虚,也会引起鼻塞不通。心阳虚时如何振奋心阳呢,「七节之旁有小心」,即至阳穴,平时可以敲一敲或艾灸。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肺经的起始点和源流在胃肠,胃肠有寒会引起肺气虚寒,鼻炎发作,可以多揉臀部以健运脾胃。


3脾胃


小茶包


接下来讲一下过敏性鼻炎的大致分型,大家可以根据症状和舌脉对照一下,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小茶包。


1肺胃有寒

症状:鼻痒,喷嚏连连,鼻塞,流清涕,受风寒、吃冷饮水果、接触刺激性气味、雾霾天加重。


局部检查:鼻粘膜苍白,甚至水肿。


舌脉:舌淡苔白,脉浮或弱


小茶包:乌梅2枚,干姜6g,薄荷6g。


2肺胃有热


症状:鼻痒,浊涕,对寒冷不敏感。口渴,大便干。


局部检查:黏膜可有充血。


舌脉:舌尖红苔黄,脉洪弦数。


小茶包:鱼腥草10g,冰糖少许。


3阳气虚

症状:反复发作,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


舌脉:舌淡苔薄,脉弱无力。


小茶包:桂花10g,山药10g。


调理

最后着重聊一聊关于过敏性鼻炎的调理,其实人之所以会生病,无非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情志出现了偏颇,精有所亏、气有所散、神有所郁,故治疗时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把人调回正常的状态。


1生活方式

1.少熬夜,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南怀瑾老师曾说过「佛教道教我还是相信睡觉,中药西药也不如九点睡觉」;


2.少吃零食,勿喝冷饮过食寒凉水果,可以用开水烫过之后再食用;荤素搭配,多喝大米汤等种子类稀粥。


3.多在大自然中玩耍,多晒太阳,多运动至微微汗出;适度玩手机和电脑,也可像南怀瑾老师一样虚着眼去看,如此不会过度的消耗精气神;


4.注意头部、颈项、脚踝和小腹后背部的保暖,带上帽子,围上围巾,穿上长袜。


2思维模式


1.疾病是我们的诤友,提醒我们观察自己是否哪里出了偏颇,并调节过来;


2.勿病急乱投医,少用麻黄素、滴鼻净等血管收缩剂,以免虽暂时缓解症状却长期加重病情;


3.勿过度治疗,谨慎选择抗生素、手术等治疗方式。


3情志


心平气和是大药,我们虽做不到每逢大事有静气,但可以培养自己宁神静气、调畅疏泄情绪的能力,而且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因为每个人都是本性具足、智慧具在的。多一些爱和拥抱。


小妙招


1手法

揉腹,捏脊,揉风池风府至有发热感,拍打背部,敲至阳穴,掐按鱼际,揉迎香(以上手法均可做30下,以微微发热为度)。


2艾灸

印堂,大椎,腹部和背部至阳穴。(每个穴位艾灸15-30分钟,以微微发热为度)。



3药膏

黄连油膏涂擦鼻腔。


4药膳

1.羊脊髓骨一段,花椒20g,添适量水熬汤。


2.黄芪15g,当归15g,羊肉1斤,添适量水熬汤


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专业硕士 。先后跟师经方大家郝万山教授及刘渡舟关门弟子陈明教授,师承中医外治圣手林杰老师及绰号「余不痛经」余应伟老师。熟读内经、喜啄经方,推崇方药、针灸、推拿手法并用,神气形同调。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