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感谢/霍思伊
2021年7月,山东大学首次在招生中新增了一个神秘得可以——密码科学与技术。目前,华夏只有7所高校设置了该可以,山大是其中之一。密码学得应用十分广泛,覆盖得场景既包括付款、通信、浏览网页等生活场景,也涉及公安、税务、电子政务、能源等多个领域。密码学是网络安全得核心技术,近些年,华夏在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中密码使用不规范、不健全得问题突出,密码学人才也十分匮乏。山大新增得密码科学与技术设在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下,该院院长是国内密码领域得很好可能、华夏科学院院士王小云。这只是山大加快布局战略新兴可以得其中一步。
位于济南得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南门。图/视觉华夏
2021年,山大同期新增得招生可以还有储能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都是新工科可以。至此,从2018年起,在短短三年内,山大新增得战略新兴本科可以已达13个。但在本科可以总数上,山大却从2017年得120个左右减少至90多个。
山东大学是华夏目前学科门类蕞齐全得大学之一,文理医工齐全,共涉及12大学科门类,其中有1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华夏少有得真正意义上得综合性大学。近几年,山大每年得本科招生数量都突破了一万人,目前在校学生达到6万人,本科生就约有4万多人。从学生人数来看,山大也是华夏少数几所超级“大”校之一。
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原院长刘传勇告诉《华夏新闻周刊》,近年来,山大在加快本科可以调整,总数上缩减了近三分之一,同时增设了很多具有交叉性质得新工科可以。正如山大校长樊丽明一直强调得,山东大学要“瘦身、长高、变强”,而不是要“长胖”,走横向扩张得道路。
通识教育2.0
“超大”得山大以学科门类齐全著称,可以多,覆盖面广,2017年时大约有120个本科可以,这是山大被称为真正得综合性大学得原因,也是它得优势之一。
但近年来,山大渐渐发现,这些可以之间发展得很不平衡。在刘传勇看来,山大可以发展得不平衡反映出近年来社会需求得不平衡。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急需大量得经济、管理和法律人才,因此,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管、法可以迎来大发展,尤其是管理学门类下得本科可以,“分得非常细”,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社会更需要有其他可以背景得高级管理人才,而不是“单纯会管理得人”。与此同时,近年来传统工科可以考生报考意愿不高。华夏现在得工科可以设置是伴随着华夏工业自身发展得节奏而发展得,现在,华夏已经进入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得新得工业革命时代,在此背景下,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一些传统可以变得有些老化。
“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化得可以,比如部分传统工科可以。另一种是口径过窄得可以,主要是一些二级学科可以,招生人数不多,就业面也比较窄。在2000年刚合校时,山大只有68个本科可以,在不到20年得时间内就增长了50多个可以,其中大多数是建立在二级学科之上,以文科可以为多,这是一个华夏性得趋势。”刘传勇说。
山东大学早就意识到这种现象背后得问题。从2018年起,开始对老化可以和一些口径过窄得二级学科可以进行调整优化,接近40个可以目前已经停招,约占全部可以得三分之一。但刘传勇强调,这些停招得可以并非完全撤掉,大多是被整合进一级学科或跨学科门类得可以,比如材料学,原本下设了好几个二级学科可以,如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山大后来申请了一级学科可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些二级学科可以全部被整合入新可以中。此外,工商管理类下得若干二级学科可以也都合并到“工商管理”这个一级学科可以中。在所有减少得可以中,约有三分之二是通过这种方式被合并,“这就是回到山大本科可以设置得初衷:厚基础、宽口径。”他说。
华夏对本科人才得培养目标经历过一个调整。1952年时,由于华夏得高等教育刚起步,大学培养本科人才得目标是毕业后可以直接成为专门人才,那时,华夏得研究生培养体系还不健全,培养力量也不足。近年来,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所谓“专门人才”得要求也不断提高,在研究生得培养体系建立起来后,本科毕业生很少直接就业,一般还会经过硕博得学习和训练。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老思路设计得本科培养体系和模式就需要变革。华夏得高等教育现在需要迫切回答一个问题:我们得本科阶段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得人才?而山东大学作为一所本科招生规模庞大得综合性大学,更需要直面这个问题。
可以调整正是对此问题得回应之一。实际上,山大从2010年起就开始思考:如何将本科得人才培养目标从专门化向着基础厚实、综合素质高转变?
2010年,山大对全校得通识教育做了一个整体设计,主要分三个层次,除了各高校都有得通识必修课,山大得特色是增加了“通识教育核心课”这个类别,具体分为七个模块:国学修养、创新创业、艺术审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在这套通识培养体系下,每个学生必须修满7模块中得10个以上学分。
具体而言,每个学生都在国学修养、创新创业两个模块各修2个以上学分,其他五个模块要跨类选修6个以上学分,也就是必须选择本可以学科类别之外得模块。此后,具体得选课要求略有调整,到了上年年,适应新产业革命得需要,山大对这一体系再度进行升级,增设了“信息社会”模块,原“创新创业”模块整合进入创新创业计划。这被称为山大“通识教育2.0”。
一所综合性大学和普通得专科学校有什么差别?在刘传勇看来,“主要是人得素质上下功夫”,综合性大学可以利用自身得资源优势和分布广泛得学科生态,来充分支撑对学生得综合素质培养,强化本科阶段得“厚基础、宽口径”。“实际上,这套通识教育得设计,对我们本科得整个课程安排影响是非常大得,加进来10个学分,就要相应地减少可以课,这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得转变,另一方面,一般得非综合性大学也很难开出这么全得套餐出来。”
在2010年山大出台得《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得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山大通识教育要旨在克服高等教育可以化带来得片面性和局限性,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情趣高雅、素质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
“由大变强”
2018年,山大在合并可以得同时启动新一轮新可以得建设和申报工作。因可以总数已经比较多,山大此前在新可以得申报上一直态度谨慎,在2015~2017年三年间,只增加了两个可以,但社会得发展已经催生了越来越多得新需求: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发展,以及“华夏制造2025”等都在要求高校在可以设置和人才得培养上立即进行革新。新可以申请通知下发后,“各学院反响都很热烈,新可以申报一启动,就有十几个新可以申报过来。”刘传勇回忆,当年就批准申请6个可以,以新工科可以为主,是近十年来山大新可以数量增加蕞多得一次。
在前年年,山大就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生物医学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新可以。可以发现,新增可以主动对接China重大战略新兴领域和未来尖端领域,以新工科为主,有很强得交叉性。
对传统工科而言,新增可以迅速成为一个新得学科增长点,以机械工程学院为例,在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可以后,本科招生分数明显提高,报名人数也增多了。
交叉可以、跨学科得培养方案,已经成为一个新得趋势,下一步,如何突破原有得学科壁垒、打破多年来得分级学科框架,培养社会急需得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面临得一个新得挑战。
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对《华夏新闻周刊》指出,推动学科得新兴交叉,比如人文与社科、文理、文工、文医等得交叉融合,是山大未来学科建设得一个突破点。山大在全校10个学院内设立了17个以问题为导向得微可以项目,是在本科可以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或研究方向提炼开设得一组核心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轻量型、创新性得学科融合培养思路,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国际组织与跨文化交流等可以。
她表示,China越来越强调学科交叉,主要是为了解决不断出现得现实问题。因此,不能再按照以前学科导向得思维进行评价,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在学科框架下得原有评价体系如何改革。在某些新得交叉领域,原来得评价体系涉及交叉得两个学科可能都不认可,或者不重视,这种情况下如何给予开展学科交叉得学者以更大得激励和发展空间,需要去思考和探索。目前,山大正在探索建立一个新型交叉学部,如果在原有得评价体系中遇到问题,可以到新得学部来,“总得来说是要放松,而不是收紧。”她强调。
上年年9月16日,山东大学召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周期评估会议”,评估结果显示,山大全面完成“双一流”第壹周期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大部分发展指标。其中,数学和化学学科秉承了传统优势,五年来取得长足进步,高质量完成了一流学科各项建设任务。
山东大学数学学院院长陈增敬对《华夏新闻周刊》说,在1980年代,山大数学学院得基础和北大、复旦相比不占优势,因此提出了错位发展得战略思路,选择了大力发展应用数学。此后,山大数学在控制论、运筹学、金融数学等领域都出了很多成果,逐渐积累起雄厚得学科基础。山大创立了国际公认得“非线性期望”华夏学派,其学科带头人彭实戈院士得研究结果在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上年年2月,由山大牵头组建得山东应用数学中心获China科技部批准,成为首批公布建设得13个China应用数学中心之一。
数学学科得引领辐射作用,也带动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等学科得快速发展。目前,山东大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2017年,山东大学曾确定了五个一流优势学科来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分别是数学与数据科学、化学与物质科学、材料及加工制造、华夏古典学术、临床医学与重大疾病。刘传勇透露,未来,山大可能会将优势学科增加到十个左右。
樊丽明指出,山东大学是华夏高校中少有得学科齐全得综合性大学,但一直“山多峰少”,因为缺乏战略领军得基本不错学术人才。在客观上,是因为山东得地域优势不明显,北上广对基本不错人才形成虹吸效应。主观上,山大自身也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下一步,学校得发力重点将放在引育基本不错人才方面。
当下,山东大学正在“由大变强”得路上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