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华夏通辽网
今年初,市金融办向社会作出了四项优化营商环境公开承诺。现将践诺情况报告如下:
全面开展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广泛进行银企需求信息“双向推送”,蕞大限度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等问题。深入推进金融“保项目、入园区、进企业、下乡村”行动,采取面对面、一对一等形式,促进了政银企精准化对接。成功举办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接签约大会,现场签订融资项目协议近70个,涉及融资金额近300亿元。通过一系列活动和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全力推动信贷规模稳步增长。引导银行机构主动服务实体经济,鼓励综合运用无还本续贷、循环贷款等方式,支持小微企业资金周转“无缝衔接”。加强金融对外交流合作,与外埠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4个,签订融资合作项目协议13个、涉及金额105亿元。开展银行服务地方发展考核评价工作,有针对性地予以政策支持,增强了银行机构服务通辽得信心。截至10月末,驻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204亿元,比年初增长12%,信贷总量创历史新高。
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基层金融组织体系得到加强,3家旗县农信社完成转制组建农商行。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全面推进,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在3个旗县设立了乡村振兴示范支行,内蒙古银行在2个旗县设立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华夏银行通辽分行在科左后旗设立了牛产业金融服务中心。肉牛活体抵押贷款业务加快推广,贷款余额达到11.8亿元,贷款余额在全区各盟市居首位。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初步建立,设立了通辽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正在推动设立金融仲裁院,为高效率、低成本解决金融纠纷提供了新途径。
积极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全市不良贷款实现“双降”,至10月末,不良贷款余额为53.5亿元、较年初减少1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4%、较年初较少1.7个百分点。地方金融组织排查整治成效明显,共清理不符合条件得小贷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23家,存量企业规范经营意识进一步提升。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取得实效,新发案数已连续三年实现下降,重点案件得到依法打击和处置,社会公众防范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刘杨
校对:孙枫
审核:阿古达木
来自互联网【通辽-华夏通辽网】,仅代表观点。华夏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