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末带着三岁的孩子到早教班上课。两三岁孩子的早教无非就是几个孩子和家长坐在教室里,有一个类似幼儿园老师的姑娘在前面上课。上课的内容也是唱唱跳跳玩玩游戏这样简单的内容。
毕竟孩子太小,这些也足以。
对于早教班的评价,褒贬不一,在此不做过多评价。
其中有一节创意思维课,老师拿了一个画板,详细介绍了画板上的哪种动物住在什么地方。比如老师指着树上的猴子说猴子是住在树上的。
介绍完之后,老师开始提问让小朋友回答。
老师问:有哪个小朋友知道谁是住在树上的?
老师问完之后,几个家长立即做出相应反应。
有两个家长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很显然,孩子在很用心的想老师的问题,只是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另两个家长趴在孩子耳边轻轻地重复了老师刚才的问题。经过家长再一次提示问题,孩子很快地答出是猴子。
还有一个家长,也是我今天想说的话题的中心。只见老师提问的话音刚落,那个妈妈着急的对坐在跟前的儿子说“猴子,儿子快说是猴子”。
当时我是有点傻眼的,不知道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仅为了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完全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权利。
事后仔细一想,这其实是很多家长的通病。不想让孩子比别人差,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注重眼前的成绩。
他们始终没有意识到,相对于成绩和名利,孩子更需要的是独立的思考,良好的习惯,正确的价值观。
02
同事家有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每到周末一定是要送去语文数学英语辅导班的,风雨无阻,寒暑假更甚。
在我看来,上小学的年纪本应该是最天真烂漫的,没有了幼儿园的胆怯,也没有初中高中繁重的作业,应该是探索世界的良好时机。
就是在这个年纪,一多半的家长将孩子送进了课业辅导班,他们的理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打好基础。
还有三分之一的家长,虽没有送孩子辅导功课,也是为孩子报了五花八门的兴趣班,英语、钢琴、美术、舞蹈……应有尽有。
家长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不输给别人。在他们看来,现代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只有从小不输给别人,将来才不会被淘汰。
只是殊不知,这样那样的辅导班兴趣班,带来的成效到底有多少呢。有多少是能让孩子受益终生的。
对于一个认知尚不独立,价值观尚未形成的,我们还称之为孩子的人,们不是更应该帮助他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他言传身教待人接物的礼貌规矩吗?
我接触过一些大大小小的孩子,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很厌倦辅导班的。
当然也有人说孩子尚不完全具备自我选择的能力,很多时候需要家长帮助其做出选择。
当然,也有极少数的辅导班是以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这就要家长亲身去感受和判断。
不是说没必要上辅导兴趣班,而是要改变选择辅导班的初衷,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孩子还小,有很多方面都是需要培养和引导的,这才应该是我们选择辅导班的目的。
兴趣班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也应该以孩子感兴趣为目的,不妨多带孩子去试几个兴趣班,让他自己选择真正愿意学的,而不是家长觉得学这个那个便于以后在众人面前表演。
只有以孩子喜欢为前提,兴趣才能持久,也只有持久,才能让孩子收益终生。
03
邻居家有一个十岁的小女孩,也正是上小学的年纪。每次见到都很有礼貌的喊我“阿姨”。
有一次在楼梯里遇到,她正在跟她的爸爸讨论暑假去哪里旅游的事情。
见到我依旧热情的喊了声阿姨,继续跟她爸爸讨论起来。
十岁的孩子为他的爸爸列了几个可供选择的地方,并一一分析夏天去这些地方的利弊。然后告诉他爸爸她觉得去哪里相对更合适一些。
当时我对这个十岁的小女孩心底由衷的赞叹,她的这些能力是十岁的我绝不具备的。
后来遇到她的妈妈,跟她聊过几次,发现她的妈妈也是很有想法的女子。
据她的妈妈介绍,女儿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经常带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旅游,她们会罗列几个地方让女儿选择,无论女儿选择的是哪她们都会欣然前往。
她们的女儿,没有上过辅导班,只有一个从三岁开始上的美术班。
她说,从孩子牙牙学语她们就注重让孩子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做出选择。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他们两口子改掉了不少之前的坏习惯,刻意在女儿面前做出好的示范。
原本不爱读书的她,从孩子出生起养成每天读书半小时的习惯,孩子大点了自然而然也愿意跟着她一起看书。
她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怎么学。
04
我们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也是如此,填鸭式的学习,让孩子不停的“学学学”,短时间看,孩子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赢在了起跑线上。
但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陪娃写作业的父母只能越陪越累,越陪越力不从心。
很多学霸父母介绍经验的时候往往会说这么一句“这孩子我们就没怎么管”,这还真不是谦虚的话,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孩子会越学越轻松,家长会越来越省心。
反之,孩子就可能越学越厌学,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习惯养成比学知识重要百倍。
作者简介:向阳花开啦,85后辣妈,上进、温暖、有爱,在带娃、工作、兴趣、责任之间努力寻求平衡。写走心的文字,讲温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