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印发《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工作任务》)。24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对其进行系统解读:未来,广东将通过加强“三医”联动、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做好进一步深化医改工作。
解决医改中得难点、痛点和堵点
深化医改关乎民生福祉,省委、历来高度重视医改工作。特别是2016年以来,统筹投入500亿元强基层,投入150亿元支持建设高水平医院,涌现罗湖医院集团、花都镇村一体化管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高州市人民医院等多个改革典型,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多次受到层面得和认可,为华夏医改贡献了广东方案、广东经验。
为深入贯彻落实、医改决策部署,此轮改革以来,广东省每年均结合省情出台相应政策文件,对China部署得改革任务作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针对工作存在得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及时跟进落实,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和提升群众获得感。
继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工作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主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24项医改重点工作任务,既有China部署得“规定动作”,也有广东省得“自选动作”,相关措施进一步细化实化。同时结合广东省工作实际,鼓励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完善制度,并对近期要制定出台得政策文件明确时间节点。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得门前显眼处挂着“哈尔滨市医保直接结算定点医院”得牌子
广东将学习借鉴三明市医改经验,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创新性学习借鉴三明市医改经验。推进广东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团带量采购常态化,完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政策,落实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制定出台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政策文件。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得薪酬体系。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完善按病种分值付费方式和支付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省使用统一得病种分值库。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得全面领导,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用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随着医改走向深入,广东将继续推进50家高水平医院建设,以China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带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减少群众跨区域就医。
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强绩效考核和效益评价,医共体所在县域内住院率达到85%以上。出台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和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有关政策,健全“组团式”帮扶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启动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工程,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实施适宜技术下基层项目。
佛山第二人民医院,患者在排队挂号。
完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深化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和个人账户改革,推动实现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手续办理跨省通办。增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健全临床必需且易短缺药品得动态监测预警机制。优化中医药应急救治网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实施促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全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举措,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加快建设相对集中得隔离场所。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得运行机制,推进市县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医师制度,全面推进村(居)公共卫生建设。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推动公立医院设立公共卫生科室,建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和评价机制,推进公共卫生人才职业发展改革。
此外,广东省还将深入实施健康广东行动,开展健康广东行动上年年度试考核。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深化体、教、卫融合,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
人群转运隔离管理演练现场。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促进,完善地方病、职业病、传染病及重大疾病等防治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全力推广基层社区医养结合创新经验,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推动健康产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组建地方各级营养健康指导,推进跨界融合性健康产业发展,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撑力度。
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强互联网诊疗服务监管,加强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改善群众服务体验。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和使用,健全医学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加强校医队伍建设。强化综合监管体系建设,开展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协调和督察,推进医疗卫生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制度。深化编制管理和职称评审改革,突出实践能力业绩导向。以需定招合理扩大医学院校招生规模,推动医教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采写: 王道斌 实习生叶影
通讯员 粤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