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1月26日电 (记者 崔琳)2018甘肃“两会”期间,甘肃省人民代理检察长朱玉《甘肃省人民工作报告》称,过去五年里,甘肃省检察机关惩防并举促进反腐倡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3364件4513人,比前五年分别上升26.1%和14.57%。
26日,甘肃省分组讨论了甘肃省人民工作报告。朱玉介绍,这五年通过办案,甘肃省检察机关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78亿元。
其中,依法查处甘肃省林业厅原厅长马光明、酒钢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冯杰、兰州原市长栾克军等28名厅级干部,坚决查处临夏州农办原主任高世太、张家川县委原书记刘长江、泾川县委原书记李全中等381名县级干部,严肃查处科以下人员百万元以上贪腐案件386人,彰显了反腐决心,震慑了腐败犯罪。
期间,甘肃渎职侵权犯罪779件1533人,比前五年分别上升55.49%和108.29%。查办重特大案件1899件、要案410人,比前五年分别上升21.19%和40.41%。为此,甘肃省检察机关贯彻“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的理念,结合司法办案,提出立法建议,配合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了《甘肃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提请甘肃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甘肃省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约谈办法》,建立警示提醒、训诫督导、责令纠错三项制度,推进预防工作法治化制度化。
朱玉指出,甘肃省检察机关还向各级党委提交预防职务犯罪年度综合报告404份,开展警示教育35051次、预防调查1910件、预防约谈2286人,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69万余次,并成立了甘肃省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管理中心,推进预防工作社会化。
朱玉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甘肃省检察机关还存在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检察工作的科技含量、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检察队伍整体素能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司法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基层检察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等问题。
对此,2018年,甘肃省检察机关将在护航“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展现新作为,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主动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严肃惩治各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崛起;同时,坚决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增强民众安全感,特别是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推动完社会治理体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