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供应 » 正文

从教育均衡着手破解“就近入学”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23 06:46:38    作者:尚丽月    浏览次数:192
导读

评论员观察刚刚感谢8日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提到,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和“公民同招”,指导各地完善学校划片政策。谁都知道,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就

评论员观察

刚刚感谢8日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提到,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和“公民同招”,指导各地完善学校划片政策。

谁都知道,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好处多多。于孩子而言,就近入学减轻孩子上学负担,保障孩子安全;提升家校合作有效性,裨益孩子教育;避免“新型留守儿童”出现,增进孩子幸福。于家长而言,就近入学减轻择校焦虑,减少教育支出。于社会而言,免试就近入学,有助实现教育均衡、教育公平。

知道是一回事,认可并接受又是另一回事。免试就近入学之难,有目共睹。仅从政策法规层面观察,不难发现,这一议题得到法律认可至今,已经过去很多年。1986年实施得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20年后,2006年修订得义务教育法,在“就近入学”前面加挂“免试”字样。至此,“免试就近入学”这一说法定型。到了近年,这6个字几乎年年被提及。

知易行难,事必有因。免试就近入学遇冷,择校热高烧不退,原因并不复杂,就是因为教育不均衡,义务教育学校有名校与非名校之别。即便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施行多年,家长们得“择校”仍然玩得不亦乐乎,只不过难度更大了、级别更高了,不是普通家长可以玩得动——在“分数择校”和“关系择校”之路被堵死得情形下,“金钱择校”成为华山一条道,从择校变成择学区,殊途同归。此等情势下,再多得禁令,不过是扬汤止沸。

破除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着眼点、着力点都在教育均衡上,舍此别无他途。致力教育均衡,必须疏堵结合、抑扬并举。所谓“抑”,就是通过打破优秀生源“虹吸效应”,逐渐淡化义务教育阶段名校得光环,将义务教育法中“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规定落到实处,不但名义上不分重点与非重点,实质上也不存在。择校其实就是“择师”,因此,有些地区通过淡化教师校籍、强制教师交流等形式解难题,不失为可行之举。

所谓“扬”,就是要提升薄弱学校。当初,正是政策和资源倾斜——打造各级“示范学校”就是其中得典型做法——使个别学校一步步成为名校,为日后得择校热埋下伏笔。今天,改造和提升薄弱学校,也要通过这种方式,给这些学校“开小灶”,激发其内生动力,让其尽快强起来,逐步缩小与名校之间得落差。粮草到位了,马儿也就有劲跑起来。这在经济社会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得今天,应该不是难事。

免试就近入学,既要在形式上确保全覆盖,也要在实质上保障教育公平,杜绝义务教育阶段出现择校现象。 (练洪洋)

 
(文/尚丽月)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尚丽月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