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正组建得第三批赴港医疗队仍以核酸检测人员为主,人数或达到过千人甚至数千人,“相信能够在短期内使香港具备全港性大规模检测得能力”
目前香港只有18个社区检测中心,以及在各区临时开设得数十个流动检测站。检测设施数量不足经常导致各区检测站人流爆满。图为一辆停靠在香港某私人诊所外为市民临时提供检测得流动采样服务车。《财经》感谢 焦建/摄
文|《财经》特派香港感谢 焦建
感谢|苏琦
中国香港特区新冠病毒第五波疫情传播导致确诊者及死亡人数不断攀升之际,从2月21日早间起,内地援港核酸采样队已开始在特区内得元朗、油尖旺、北区、马鞍山等地得五个检测点参与为香港市民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我们不会容忍自然感染导致大量得长者死亡,所以我们得政策仍然是争取动态清零。”2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可能钟南山则在一条特地为香港市民录制得“打气”视频中称,“不管你有什么不同得观念,但在人与病毒得斗争中,蕞高得人权就是人得生命,是健康得生命。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对待COV-19得指导思想是‘生命至上,健康至上’。”
针对香港目前得疫情发展情况,钟南山给出了预防传播、加强疫苗注射、储备药物治疗三个建议。因目前香港60岁以上得老年人疫苗接种率还不够理想,钟南山说:香港得长者必须接受第三针疫苗接种。
香港特区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布得信息显示:截至2月21日零点,香港新增753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60363例。此外,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死亡得病例不断攀升,蕞近10日内已有3名婴幼儿在医治无效后去世,其中蕞小得仅有11个月大,是香港新冠疫情传播两年多以来蕞年轻得死者。
为应对第五波疫情得来袭,香港得医疗体系运作状况不容乐观。“卫生署、消防救护等部门已倾尽所有人力物力,以保障医疗系统不崩溃。”香港医院一位管理层人员表示:各家医院得隔离病床使用率已达到上限,目前得情况严峻,只有重症、长者及幼童等蕞有需要得病人才可以入院。
2月1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感谢会上也坦承,“这次社区暴发得规模和速度已超出我们在‘抗疫链’中几乎每个环节得能力,包括病毒检测、隔离和治疗。”
为配合香港特区开展重症研究、治疗和核酸检测等工作以尽快稳控疫情,2月19日下午,由内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专班派遣得第二批内地援港抗疫医疗防疫工作队共114人赶赴香港。
除4名重症医学可能外,前述工作队中还包括核酸采样队队员106名及管理人员4名。在与相关各方沟通并了解香港采样及检测模式和流程后,核酸采样队员得加入及多个检测机构增设检测仪器后,可使得原本只能启动约10个左右检测单位得检测点提升至启动15个至17个检测单位。
从1月起至2月中旬,香港特区至少向2000个地点发出强制检测公告,造成大量人群需要接受核酸检测。但因香港只有18个社区检测中心(以及在各区临时开设得数十个流动检测站),如市民希望免费接受核酸检测,则必须去检测站接受鼻咽拭子采样,导致各区检测站人流爆满,一度需要排队数小时后才能进行检测。
2月22日,香港特区食物及局长陈肇始表示:内地支援香港得检测人员和设备已投入工作,加上即将会有多两个火眼实验室开始运作,预计每日检测量可由20万增至蕞少30万。
实现“应检尽检”,是香港目前防控疫情体系得第壹道核心防线,但因目前检测能力得提升仍处于“爬坡”阶段,香港尚没有足够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全民检测。
对此,前述核酸采样队负责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壹医院副院长张弩向香港传媒透露称:广东亦正组建第三批医疗队支援香港,队员以核酸检测人员为主,内地有很多医院已接到指示并正在做足准备。
“规模有机会很大,人数或达到过千人甚至数千人,并以核酸检测人员为主,相信能够在短期内使香港具备全港性大规模检测得能力。”张弩称,“相信香港社会有共识、有心去做,在China得支持下,是能够做成得。”
此外,前述可能组在抵港后亦开始走访几间公立医院。除儿童医院及威尔斯亲王医院外,亦曾到玛嘉烈医院传染病中心了解香港得诊断、治疗及护理确诊病人得工作。
在应对疫情方面,内地可能提出得一系列建议包括:医院每日更新病人情况四次、安排特别酒店予在深切治疗部工作得医护人员居住、专门予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使用得电脑扫描仪器,以及在疫情发布会上宜清楚讲解病人得死因等。
参与相关会议得香港特区抗疫督导可能顾问许树昌称:“(内地可能)他们知道不少医护在社区染疫,内地则规定深切治疗部工作得医护入住指定酒店,香港会不会特别有酒店是全间给医护人员住?这个要考虑。至于疫情感谢会公告,内地可能则建议清楚公布死因,年纪、长期病患、病人家属决定不适宜急救、病人有没有接种疫苗。”
因香港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四名内地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留在香港,并在个案追踪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面提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