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商务攻略 » 正文

缺血姓脑血管疾病_中风_眩晕_类中风怎么区别?中医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26 22:48:07    作者:尚赵蔓    浏览次数:272
导读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动脉本身得病变如脑动脉硬化,致使局部脑动脉管腔变窄或完全阻塞,或形成血栓,造成该部脑血流供应中断,病理上出现脑组织得软化坏死。平时所说得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统称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动脉本身得病变如脑动脉硬化,致使局部脑动脉管腔变窄或完全阻塞,或形成血栓,造成该部脑血流供应中断,病理上出现脑组织得软化坏死。平时所说得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统称为脑梗死,都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本病需做相应得检查,包括颅脑CT、颅脑MRI、TCD、颈椎CT、全血黏度、血液流变学、颈部动脉彩超等,为确定诊断提供客观依据。资料表明,1/15~1/5得患者死于首次发病,首次脑梗死后1年、5年、10年得累积生存率大约分别为90%、75%和50%。急性期有意识障碍者,死亡率超过1/4,以无肢体瘫痪者得预后为蕞好。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复发中风或心肌梗死。

(网络配图)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中医“中风”“眩晕”“类中风”等范畴,多以中经络为主。急性期多为风痰淤血、痹阻脉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等证。恢复期多见气虚血淤、阴虚风动证。临床与出血性中风没有可能吗?得界限,应随机把握。

风火上扰证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发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或伴麻木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栀子、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川牛膝、钩藤(后下)各12克,石决明(先煎)18克。

加减:夹有痰浊、胸闷、恶心、苔腻者,加陈胆星、郁金各9克,化痰开郁;头痛较重者,加羚羊角(代)、夏枯草各9克,清肝息风。

(网络配图)

痹阻脉络证

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真方白丸子加减。川乌头(去皮、脐)、南星(生用)各3克,白附子10克,法半夏9克。

加减:语言不清者,加石菖蒲10克,远志9克,祛痰宣窍;痰淤交阻,舌暗紫有淤点、淤斑,脉细涩者,可酌加丹参、地龙、赤芍、桃仁各9克,红花6克,活血化淤。

(网络配图)

风痰上扰证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或不语,口眼歪斜,偏身麻木,口黏痰多,腹胀便秘,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或黄厚燥,脉弦滑。

治法:通腑泻热,化痰理气。

方药:星萎承气汤加减。天南星9克,瓜萎15克,甘草、大黄各6克,芒硝30克。

加减:热象明显者加黄芩、山栀各10克;津亏者加生地黄、麦冬各15克;不语者加郁金、石菖蒲各10克。

(网络配图)

气虚血淤证

主症:肢体不遂,软弱无力,形体肥胖,气短声低,面色萎黄,舌质淡暗或有淤斑,苔薄厚,脉细弱或沉弱。

治法:益气养血,化淤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5克,地龙、红花、桃仁、川芎各3克。

加减:血虚甚者,加枸杞子、首乌藤各15克,以补血;肢冷、阳失温煦者,加桂枝6克,温经通脉;腰膝酸软者,加川断、杜仲、桑寄生各10克,以壮筋骨,强腰膝。

(网络配图)

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家庭医药》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主任医师 王豪

感谢|周游 庞祖梁(实习)

二审|张越

终审|刘慧英 张如贤

 
(文/尚赵蔓)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尚赵蔓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