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2日,中国货轮“天健”轮与“天乐”轮在楚科奇海与东西伯利亚海交界处的德朗海峡相遇。
发
“中国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1月26日,中国发表首份北极政策文件——《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其中有关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表述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
“中国公布北极丝绸之路计划”,英国广播公司在当天的报道中表示,中国将与俄罗斯等北极国家共同开发北极航道,这是“雄心勃勃的改变中国与欧洲以及其他地区陆海联系的更大计划的一部分”,这条航道将使中国获得一条比通过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更近的到达其他国家港口的运输通道。“从油气到拓展‘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表示已准备好推动北极国际合作。”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指出。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文章认为,白皮书体现了中国面向全世界开展北极合作的态度。
北极航道将大大改变全球航运格局
“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落实好有关互联互通项目。”中国去年7月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时表示。4个月后在北京会见梅德韦杰夫时,再次表示要共同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合作,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中国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有着历史和现实基础。自1925年加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以来,中国关于北极的探索不断深入,实践不断增加,活动不断扩展,合作不断深化。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开发利用北极航道出现历史性机遇。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各国互联互通,自然而然成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
“北极航道开通将促进环北极经济圈的整体增长,全球贸易和航运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目前北极经济机会增大,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缺口巨大,对中国市场、资金和技术有重大需求。”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剑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倡导多方合作共商共建北极“冰上丝绸之路”,并将经济合作的重点放在北极航道和能源合作开发的前瞻性投资上,着力为北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