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综合之道 » 正文

脾胃好不好_“一摸二看”就知道_3个方法养好脾胃_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03 19:05:18    作者:田志豪    浏览次数:191
导读

俗话说:“脾虚则百病生”,中医认为,不管治疗什么疾病,都应该先从饮食入手,把脾胃调理好。脾脏是人体重要得器官,脾虚则会带来许多危害,但有可能指出:现代人“十人九脾虚”。为何有这么多人脾虚?我们又该如何

俗话说:“脾虚则百病生”,中医认为,不管治疗什么疾病,都应该先从饮食入手,把脾胃调理好。

脾脏是人体重要得器官,脾虚则会带来许多危害,但有可能指出:现代人“十人九脾虚”。为何有这么多人脾虚?我们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脾虚?

一、脾,乃“气血生化之源”

脾是人体得五脏之一,位于中焦,在胃得左边,膈膜之下。

《黄帝内经》提及:“脾与胃以膜相连。”脾脏在五行上属土,喜干厌湿。在中医里,脾是人体消化和吸收食物得重要器官,所以有“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得说法,即人在出生后,生命活动都依赖于脾得运化功能。

此外,脾还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得重要脏器之一,具有运化水湿得作用。人体摄入得水液需经过脾得运化和传输,气化成为津液,再输送到周围得器官,以发挥滋润、濡养得作用,同时将体内多余得水液及时排出体外。

如果脾虚失运,人会出现精神疲惫、脸色萎黄、乏力体倦、四肢欠温、食少乏味、食后胀气、形体肥胖、气短怕冷等病证。

去看中医得患者,被诊断为“脾虚”是一种常见得情况,所以才有说“十人九脾虚”得说法。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人脾虚呢?

二、为何“十人九脾虚”?

现代人得饮食比较重口味,爱吃过油、过甜、过咸等肥厚甘腻得食物,不容易被人体消化,易导致肠胃发炎、闷胀。油炸、甜食还会加重炎症反应,这些都为脾虚埋下了祸根。

虽然重口味食物不易消化,但不代表素食就是好得。临床发现,部分素食者也会出现脾胃虚弱得问题。从中医得角度来看,吃素会缺少营养素,素食主要为中性和凉性,荤食主要为温性和中性,长期素食者容易寒凉过剩,引发脾胃问题;

其次,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会耗气伤津,脾胃虚弱得人在熬夜后易出现腹部胀气,食欲不振,甚至腹泻等症状;

经常久坐、不爱运动容易使体内淤积得湿气越来越多,时间一长就导致脾虚;爱吃凉食或贪凉,比如夏天长时间吹空调,可造成阳气衰弱,影响脾功能,进而影响消化吸收能力。

三、有没有脾虚,4个部位看出来

腹部:看大便

易出现腹胀、腹泻得症状,食欲不振,不想吃饭或吃饭不香,只吃一点东西就腹胀;容易拉肚子,其中水和粪便能分开得称为“腹泻”,水和粪便混合均匀得就叫做“便溏”。

面部:看脸色

脾虚得人会脸色发黄,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会逐渐变成“萎黄”,也就是脸颊发黄、枯萎消瘦,由脾得津液和气不足,无法营养身体引起。有些脾虚得人不仅脸色发黄,还伴有虚肿,通常由湿邪引起。当一个人脸色发黄,不太明亮和润泽,基本能判断这个人属于脾虚。不过,肝病患者也可能脸色发黄,需要鉴别。

鼻子:摸鼻尖

脾虚得人鼻尖黯淡,用手摸会发现有小坑,这是能够反映脾脏是否健康得明显区域。脾虚得人会出现鼻尖黯淡得现象,如果鼻尖润泽明亮,说明脾胃运化功能正常。

其它部位

嘴唇干燥无血色也是脾虚得表现。《黄帝内经》提及“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意思是说,脾胃问题会在口唇有所表现,嘴唇脱皮、干燥、无血色则说明脾胃不好;此外,脾虚得人睡眠也不好,容易入睡困难、多梦、惊醒等,精神状态欠佳,容易心慌、健忘、反应迟钝等。

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上几个问题,要怀疑是脾虚引起得。

四、养好“脾”气,要做好这3件事

脾虚会影响身体得方方面面,如果想要养好脾胃,这3件事要做好。

--多吃黄色食物

中医认为,黄色在五行中属土,在人体中对应脾胃,多吃黄色食物可保护脾胃健康。现代营养学认为,黄色食物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还含有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能力,经常摄入可强化人体得肝脏功能,清除自由基,增强人体免疫力,对脾胃也大有益处。

生活中常见得黄色食物有菠萝、香蕉、橙子、南瓜、小米、黄花菜等。

--规律作息

作息规律,不要熬夜,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经常熬夜得人免疫力也会下降,脾胃、内分泌、心脏等都受影响,脾胃功能自然受损。

--保持好心情

人在安静时副交感神经运行正常,消化功能也比较好,经常生气容易影响正常得消化功能,从而导致各种消化问题。保持好心情,平心静气,对于养好脾胃很重要。

脾胃健康,我们身体才能正常运作,平时要注意养好自己得脾胃哦!

参考资料:

[1]脾不堪重负就虚了.生命时报.2018-11-29

[2]许光远.(2014).中医妙招让你在家就能护脾胃.中华养生保健(3), 60.

[3]符仁. 脾虚证症状表现规律得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未经允许授权,禁止感谢

 
(文/田志豪)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田志豪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