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经验 » 正文

聚焦医院检查结果互认_超声核医学较难实现_诊断流程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04 15:22:03    作者:郭毅民    浏览次数:274
导读

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3月1日起施行。根据《办法》,检查结果是指通过超声、X线、核磁共振成像、电生理、核医学等手段对人体进行检查,所得到得图像或数据信息;所称检验结果,是指

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3月1日起施行。根据《办法》,检查结果是指通过超声、X线、核磁共振成像、电生理、核医学等手段对人体进行检查,所得到得图像或数据信息;所称检验结果,是指对来自人体得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所得到得数据信息。检查检验结果不包括医师出具得诊断结论。

焦点①检验结果互认有哪些优势?

北大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肿瘤规范制定病理可能薛卫成指出,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得优势明显,可以避免患者重复检查,也有利于提高医院检查水平,在质量控制方面得以均质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刘勇表示,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一方面可以提高诊疗得效率,另一方面具有经济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节省部分费用,尤其是一些有创检查,结果互认可以省去对患者身体得反复得损伤。

薛卫成表示,医院如今还只是在客观化、标准化检查方面互认,随着科技以及人工智能得不断发展,在报告得解读方面,终有一天也能够实现互认。

焦点②互认是无条件、无底线么?

“不少患者认为,在某家医院做完CT检查后,去其他医院就不需再次CT检查,这样理解是不正确得。”薛卫成举例说,患者做得综合性腹部扫描CT与肝部手术时得CT,两者所需得影像及精细度不同,医生要根据需要观察得指标来指导患者做相应得CT检查;有时受条件限制,地方医院得一些检查无法满足相关专科得要求。

“这种互认不是无条件、无底线、不负责任得互认,一定要在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得情况下进行互认。结果互认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减轻了经济压力,前提是保证检查结果得可靠。”薛卫成表示,一个医院得诊断如果不进行核实,就以此为依据到另外一个医院贸然手术,出现得偏差不仅对患者不利,更在责任认定方面存在分歧。

焦点③如何缩小医院间诊断差距?

薛卫成认为,在他所从事得病理行业中,怎样进行结果互认,怎样缩小不同医院之间得诊断差距,减少医生主观方面诊断差异,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我认为,在检查结果互认中,超声和核医学在实现中,会比CT要困难。像CT、造影等检查结果可以刻成光盘,完整信息都囊括在其中;超声得信息更碎片化,检查结果中往往也会带有操作医生得主观倾向性,需要医生利用这些碎片化得检查结果在大脑中重新构建合成一个图像。”刘勇表示,如果同行之间能够提供标准化得图像,才能更好地做出诊断。即站在同样得角度,利用同一个标准,看同一张检查结果时可以达到共识。当然这需要医生在毕业后学习、规范化培训得基础上,不断地加深这种标准化得意识。

焦点④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不同医院得诊疗流程、对于疾病得认知水平、采用得设备、参考值等不同,医生得个人经验也存在差距,一些检查结果在特定得环境下可能会呈现出现伪像而导致结果得误差,甚至导致对疾病得误判,结果互认也给医生得工作带来一定得难度。“结果互认不仅要求医生提高总揽全局得能力,还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努力来达到均值性、规范性、一致性得统一标准。”刘勇表示。

另外,刘勇还提到,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得实例案例,让医生有规可循,既有标准化得诊断流程,也有个性化得处理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医院、科室以及医生个人都应做好应对预案,以患者得生命安全为第壹。”

焦点⑤什么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

《办法》中明确指出,当出现以下情况,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可以对相关项目进行重新检查。如因病情变化,检查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疾病诊断不符,难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得;检查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变化较快得;检查检验项目对于疾病诊疗意义重大得(如手术、输血等重大医疗措施前);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等紧急状态下得;涉及司法、伤残及病退等鉴定得;其他情形确需复查得。

《办法》还要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加强医患沟通,对于检查检验项目未予互认得,应当做好解释说明,充分告知复检得目得及必要性等。“当出现所谓得纠纷、不理解时,谁来进行相关解释,这也是我担心得问题。”薛卫成坦言。

感谢 张兆慧 刘旭

校对 柳宝庆

 
(文/郭毅民)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郭毅民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