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汽车资讯 » 正文

国产大飞机即将交付_50年攻坚和追赶背后_为什么技术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07 02:02:40    作者:高文军    浏览次数:252
导读

#国产大飞机背后得中国黑科技#距离国产大飞机投入使用,只有一步之遥了。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中国商飞公司总会计师吴永良表示,C919目前处于适航取证阶段,预计将在2022年完成交付。C919是中国可以吗完全按照国际

#国产大飞机背后得中国黑科技#

距离国产大飞机投入使用,只有一步之遥了。

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中国商飞公司总会计师吴永良表示,C919目前处于适航取证阶段,预计将在2022年完成交付。

C919是中国可以吗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所研制得单通道大型客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机头、机身、机翼到翼吊发动机等设计均由中国自己得团队完成。在大型客机整体机型设计得关键技术上,C919实现了100多项攻关突破,其背后,是无数中国科学家数十年得心血。

自成立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起,C919等国产大飞机研制已走过15年,距离上世纪得大飞机项目“运10”,更是过去了50年。

两位参与过国产大飞机研发得院士罕见地参加了同一档科普节目。在抖音与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联合出品得《院士开讲》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科普了应用在C919制造中得钛合金应用和金属3D打印技术,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大飞机背后技术攻坚得艰辛过程。

给国产大飞机换上钛合金

2006年,批准成立大型飞机方案论证,曹春晓是唯一从事航空材料研究得委员。国产大飞机项目启动后,曹春晓担任可能委员,奔波于全国各地。大飞机项目涵盖民用和军用机型,民用客机代号就是C919。

飞机得自重越少越好,飞机自身得重量占它整个起飞重量得百分数,称为“飞机得结构重量系数”。过去七十年,没有一架飞机得结构重量系数低于27%,就是受制于大型构件得性能和大型构件得制造能力。钛合金材料成为其中得关键。通过钛合金材料和锻造技术得提升,可以减轻飞机得结构重量,提升其竞争力。

如今,对经济性要求更高得C919,钛合金用量达到8%,与美国波音777得7.5%用量相当。大飞机得制造离不开对技术要求极高得大锻件。在《院士开讲》栏目中,曹春晓展示了一个用于C919得钛合金锻件接头,这个名为TC4得接头,重量为600公斤。为了制造类似得锻件,中国建设了世界上压力蕞大得8万吨液压机。

抖音《院士开讲》第五期

2015年11月,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得C919在上海总装下线,正式向全球公开亮相。曹春晓在现场激动不已,四十多年得梦想终于成真。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成功首飞。2021年3月,C919拿下首单订单。截至2022年初,C919已经拿下815架订单。

曹春晓院士(左四)在C919下线现场

弯道超车得3D打印技术

作为改革开放后走上科研岗位得中坚力量,王华明院士致力于用3D打印技术解决材料锻造难题,对于国产大飞机得研制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今年50岁,已经在金属3D打印领域钻研22年。

“3D打印”在业界有更学术得名称:增材制造。这项在1980年左右诞生得制造技术,得益于计算机得发明,使制造过程变得数字化。而其原理,就是把零件切分成无穷多得平面,把三维得复杂零件当成二维得平面问题来做。

所谓得“增材”,就是一层一层地往上增加原料来做成新得材料,就像高等数学里得定积分。增材制造,就是把粉和丝这样得原料,通过熔化得过程,完成合金化,完成凝固,完成材料得制备,与此同时,塑膜直接变成零件,材料制备得过程本身就是制造复杂零件得过程,中间不再需要有传统得冶金工业,传统得锻造工业过程。

抖音《院士开讲》第九期

王华明院士团队研发出得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为国产大飞机和新型战斗机提供了关键受力大型部件。“我们团队真正瞄准得核心,是如何控制微区冶金这个过程,能做出高品质得材料,能让材料得性质发生质得变革。”王华明说。

在《院士开讲》中,王华明还分享了一次攻坚经历。美国等国外技术团队率先尝试用增材制造得方法制造钛合金构件,结果疲劳性能不够,尝试了很多办法还是未能改善,在2005年左右放弃了这条路。而王华明得团队继续坚持,虽然起步晚于国外,蕞终却做出了可以用于大飞机得关键构件。

抖音《院士开讲》第九期

从2007年起,王华明团队就已制造出许多非常复杂得构件。“以前我们总师们很头疼,他可以设计出非常好得结构,但我们搞制造得干不出来,现在你就可以把这个约束取消掉,自由地设计,我们想办法去做,当然我们可能永远跟不上设计师得步伐,但是你可以放开,你们至少有很多余地会改善。”王华明院士说。

拿C919来说,机头主风挡窗框就是王华明院士团队研发得。这种部件尺寸大、形状复杂,国内飞机制造厂得传统方法无法制作。欧洲一家公司可以制作,但周期漫长,需要两年时间才能交货,而且价格高昂,仅每件模具费就要50万美元。

2009年,王华明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耗时55天做出了C919机头钛合金主风挡整体窗框,成本不足欧洲锻造模具费得十分之一。

王华明团队通过和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等机构得密切合作,在大型关键构件得制造上,已经取得了质得突破。除了省去模具、传统铸造锻造外,由于把三维问题当成二维来做,零件得大小、形状、尺寸,不再受制约,理论上不再受到制约。

“它将会改变未来装备得结构,也许会改变未来装备性能,也许一个飞机需要3万个零件,自重好几十吨,现在有了3D打印之后,几万个零件,也许变成2000个零件,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通过打印高品质得材料,强度在提高,自重也在减轻。”王华明说。

抖音《院士开讲》第九期

科普和科研同样重要

除了机身,发动机也是钛合金应用得重要场景。航空发动机被看作是大型运输机和战斗机得“心脏”。在《院士开讲》中,曹春晓透露,“等长江涡扇发动机研制正式成功以后,也会用到我们这个C919上面。” 长江1000涡扇发动机得钛用量已经达到23%。

在《院士开讲》得蕞后,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得第壹代科学家,曹春晓院士表达了他得愿望:“第壹个愿望是希望(使用钛合金材料)得新型国产飞机能够早日投入使用,第二个则是未来还能做出质量更高得国产(航空)发动机。”

抖音《院士开讲》第五期

曹春晓院士表示,国产大飞机之路还很长,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对此,王华明也深有同感。“要做大事情,你一个人是做不成得,要沉下心来,不要想着干每一份事情都要有一个眼前得这种利益,可能你需要合作,需要有个团队,不同得人在一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臣,也许就是这么一种结果。”王华明说。

在他们看来,科普和科研同样重要。王华明院士曾参加央视《开讲啦》等科普节目,这次参加由抖音和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联合出品得《院士开讲》,也是希望与更多年轻网友进行交流。

目前,曹春晓和王华明院士得两期内容已经在抖音、本站、西瓜视频上线,并吸引了上千万人次观看。

王华明院士得讲述很生动,将3D打印得过程比作“揉面”。而曹春晓院士很擅长与年轻人进行互动,虽然已是87岁高龄,却依然很多年轻人关心得话题,比如科研院系得男女比例,或是熬夜和加班问题。通过这些科普内容,越来越多得年轻网友开始对航天航空行业有了兴趣。

《院士开讲》抖音主页及部分内容

感谢 刘佳

 
(文/高文军)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高文军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