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书万卷,神交古人。”
上面这副对联,相传是晚清名臣左宗棠所作。古语云,“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在与齐宣王的对答中,认为一般的民众如果没有固定财产,是不会有道德意识的。惟有士人,才能在没有固定家产的情况下,还能保持道德和目标。
左宗棠显然不仅仅是普通的“士”,他能够“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不仅有恒心,更是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当以国士称之。
左宗棠一生戎马倥偬,高龄不下沙场。为收复被阿古柏叛乱占领的新疆,在光绪二年(1876年),左宗棠以65岁高龄披挂上阵,抬棺西征,并最终成功收复领土,为立下了不世功勋。
左宗棠扫清叛乱后,只剩下伊犁一座孤城,仍在俄罗斯手中。伊犁此城,本是当年阿古柏入侵时,俄罗斯趁乱攻占的,口头上也只说是代大清暂行管理,安定边界秩序。因此,清只要派一人与俄罗斯进行谈判,便不难竟收复新疆全境之功。
但是,就在谈判这件事情上,出现了意外的插曲。
清派往俄罗斯谈判的使者,是一位颟顸的贵族官僚——完颜崇厚。崇厚过去曾有过外交事务的经验,在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后,崇厚便担任清国大使前往法国进行道歉。但此人才具平平,此次受命出使俄罗斯,崇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着怎样的责任。
出访俄罗斯后,崇厚误以为自己此次的外交任务只是取回伊犁一城,俄罗斯外交官便抓住这一点,巧言令色地诓骗崇厚,让他答应诸多不平等的条件,如俄罗斯归还伊犁,但此城西北周边的大片土地均割让给俄国等。
崇厚本就不熟悉外交桌上的张机设阱,加上他自己妻子卧病在床,崇厚归家心切,最后在俄罗斯的花言巧语之下,崇厚不明就里,擅自在条约上签字画押。大清只得伊犁一座孤城,而舍弃了周边的万里疆土。